鸟类的天堂
在欧洲,我看到最多的动物是鸟类——天上飞的鸽子和麻雀。
在许多城市的广场、路边、建筑物上,常能见到一只只时起时落的鸽子,它们有的在那悠闲地觅食,有的在那自由地飞翔。旁若无人、我行我素,好像与人类相安无事,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地在人群中飞来飞去,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仅没有人惊扰它们,有的还友善地给鸽子们投放一些吃食。
后来我了解到,在欧洲,鸽子作为圣灵的象征,自古就受到人们的保护,欧洲人不仅从来不吃鸽子肉,也不会伤害它们,始终与鸽子和睦相处,如同像朋友一样和平友好。积习成性,鸽子们也从不把人类当作危险和躲避的对象。
所到的几个国家中,鸽子几乎无所不在。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好像越是热闹、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有鸽子的出没,尤其是在城市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成群成片的鸽子。甚至在巴黎这样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一只只鸽子就落在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马路上,对来往的人流车辆熟视无睹,毫无惧色。
我接触到鸽子最多的地方是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广场本来面积就不大,加上密密匝匝的各地游客,供鸽子停栖的空地并不多。可即使这样,仍能看到遍地落满了鸽子。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它们就在你的脚下,或张望,或觅食,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踩到它们,以至人们走路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脚下。成群的鸽子俨然是广场的主人,随心所欲地安然漫步,有的甚至盘旋在游人的头顶,落在他们的肩膀、手臂上。
在圣马可广场,我发现,真正对这些鸽子感到好奇的大多是我们国内的游客,他们或蹲或站,不停地在鸽群中照相,有的买来食饵,引诱鸽子们落在自己的身上留影。对他们来说,这种人鸽一体相安相处的场面实在是太难得了。而那些国外的游客似乎对身边的鸽群早已司空见惯、了无兴趣,他们忙着观看四周的景物。同样是出于好奇,我仔细观察过近处的鸽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它们的眼神:安详平和,无忧无虑,目光中绝无一丝的惊恐警觉。它们对周围的人群视而不见,早已养成了与人类和平共处的习性,好像处处感受到人类的友善。
在欧洲的土地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在法国高速公路的一处休息站。我独自一人坐在道边的石阶上发呆,周围跳跃着上百只麻雀,它们就在我的身边蹦来蹦去,专注的目光只注意在地上觅食,根本无视我的存在。而在国内,我们很难近距离地与鸟类接触,它们总是眨着警觉的小眼睛远离人们,对人类充满了恐惧。
如此多的鸟儿如此近的距离与我相处,豪无戒备,友善和睦,这在我还是平生第一次遇到。我从包里掏出饼干,用手拈碎了撒在脚下,麻雀们见状纷纷跑到我面前啄食,在我的脚下,在我的手边,不仅不警惕我的攻击,反而啄完之后傻傻地看着我,等待着下一次投食。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我的动作稍微敏捷,它们很可能就会成为我的手下猎物。鸟儿也许并不知道危险的存在,它们常年生活在天堂般友善平和的环境中,从来没有把人类当作提防的敌人。
看着雀跃欢快的小鸟们,我心里想,真是单纯可爱的笨鸟,你们怎么就不知道来自人类的伤害?
坐在那,我一动不动,似乎被这些无忧无虑的小生命感化了,不仅丝毫没有下手捕获的想法,反而轻轻地将手里的饼干拈碎不停地撒到地上。在明媚的阳光下,在鸟类的天堂里,我不想成为一个恶人,不忍让我粗鲁的动作改变鸟儿对人类的看法,甚至不愿对它们产生任何惊扰,就这么呆坐着,看看鸟儿自由自在地围在我的身边。我们互不伤害,我们是朋友!
新闻推荐
■彭忠富法国《世界报》曾评论道,“余华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塑造的葛朗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