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微信平台为媒 娃娃们个个都是“朗读者”

德阳晚报 2017-06-01 19:27 大字

在家阅读的高静怡。

刘星羽正在用手机录制朗读音频。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近日,市岷山路小学三年级三班学生田家骏透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向大家推荐了朱自清的《春》,和田家骏一样,岷山路小学许多孩子都是“朗读者”,纷纷在公号上分享了自己近期的阅读。

既是听众又是朗读者,学校希望孩子们在身份转换中,渐渐做到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通过学校老师、家长、孩子在公号上的共同分享,让校园内的“书香”飘向社会,点燃更多人的阅读兴趣。

平台为媒老师引领阅读兴趣

公号上不仅有孩子的声音,也有老师的读诗、讲故事栏目。为了确保质量,所有参与录制的老师都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既向孩子们推广了普通话,也带动孩子的阅读兴趣。

负责古诗词诵读的老师陈颖说,希望通过文字让孩子感受正能量、体会语感、培养美感,引领孩子热爱阅读。“孩子们听到我的声音后,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会模仿我诵读,自发录制投递到公号上,这样的改变就是我坚持的动力。”吴红曼老师负责成语故事讲解,她认为朗读不仅是通过成语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孩子讲道理,化枯燥为有趣,同时,这也是让自身水平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除了公众号这一分享交流平台,学校每天14:00—14:10,还安排了老师带领诵读古诗文活动,此外,还经常举办读经典抢答赛、讲故事大赛、诵读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未来校园内会增设流动书架,让孩子做到时时有书看,处处有书读,让孩子的阅读像呼吸般自然。”学校负责人说。

追求完美才能提高阅读质量

5分55秒,是田家骏朗读《春》的总时长。“看起来时间很短,但我花了快一个小时才录好。”三年五班的高静怡通过公号分享了诗朗诵《再别康桥》与小故事《麻雀》,“《麻雀》是个感恩的故事,我想通过它告诉大家学会感恩,录故事的时候我又读了好多遍,也更加体会到故事的核心。”

为了录好这几分钟朗诵的内容,这些孩子最短都需要录半个小时,读上十来遍。“尽管费工夫,但从去年3月8日公号开始登岷小孩子讲故事、诗朗诵后,家长和孩子们通过专门的邮箱投递的作品,高峰期一天就有20多条。”负责公号编辑的李静文老师告诉记者,随着一年多的发展,朗读质量逐渐提升,“现在,还有其他很多校外人士也在关注我们的公号,经常留言提建议。”

互相分享阅读名著蔚然成风

通过平台的分享,孩子们展现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兴趣。当听众时,听到其他“朗读者”表现很好,就想自己的下一次也要更好,互相之间“较劲”,与阅读“较劲”。

从这学期开始,高静怡开始每天早上6:50起床时,用朗读《诗经》的方式来赶跑瞌睡虫,每天都要阅读。“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需要设置悬念,让我身临其境,遇到好故事我就想分享给大家。”田家骏说,通过这种分享他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现在他会在晚上独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时,在房门贴上自制字条“请勿打扰”。才读二年级的单诗宸告诉记者,她最近在看《天黑了》,特别喜欢《我长大了》,很想了解长大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她很喜欢看书,有次全家一起在东湖山春游,路上给她买了本《米小圆上学记》,她一个人看了一下午,根本不想参与我们的活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伯爵》《老人与海》《陋室铭》……听到孩子们向记者分享她们的阅读体验和选书的诀窍时,记者惊讶他们阅读量之大与范围之广。六年级三班的刘星羽因为喜欢法国作家大仲马,最近就在追他的书,“现在看书我喜欢通读一遍后,再细细看个两三遍,在班上我们也会互相推荐阅读,聊读后感,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本报记者何娟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戴高乐将军墓遭破坏

天下法国上马恩省科龙贝双教堂镇政府5月27日在推特上发布消息说,戴高乐将军墓当天遭到人为破坏,原因正在调查中。据了解,27日下午,一名男子用脚将戴高乐将军墓的石制十字架踢坏。警方已调出监控录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