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堂太空课与一个新世界

兰州晚报 2013-06-21 14:19 大字

新华社图片

老师在距离学生300公里的太空中,课堂人数超过6000万人,相当于法国人口数量,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课堂出现在人类航天时代的最开端。

在作品中动辄纵横数万光年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课堂展示了另一个世界,物理规律与地面一样,但因为失去了重力,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与地面是完全不同的。它会很大地启发和开阔孩子们的思想、视野。”刘慈欣认为,那是一个新世界,虽然在图像上看来很狭窄,但完全不同于日常状态,对学生们来说,已经足够震撼。

37岁的上海延安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解进和初二年级一个班的30多名学生一起观看了直播。在直播过程中,解老师没有插话讲解,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

解老师说,这堂课包含的几个实验超过了数十个教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普通教师很难在地球上创造相同环境。实验的核心问题是比较地球和太空两个环境下“有重力”和“无重力”的不同。

“小时候看到的东西会对人生有很大影响。”中国科技馆的副研究员赵洋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有关太空的电视节目,连新闻都不放过,看过后还会反复回味,后来,他就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而去中科院继续读博士。

作为航天迷、太空迷和科幻迷,赵洋称神十升空、太空授课为太空迷的节日,正在“过节”的他说,太空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场所,“天然的微重力、很高的真空度以及无处不在的辐射,这三个条件都是很好的实验条件”。他说:“中国梦,有一部分是要放到太空中去做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学家李淼预测,未来,中国会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做实验,也会利用卫星来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宇宙最深处的秘密。

赵洋说,真正的太空科学实验和演示实验是有区别的,王亚平的实验看似非常简单,却“触及了宇宙的本质”。

王亚平展示的牛顿第二定律让赵洋想起了刘慈欣的短篇科幻《乡村教师》。一位一无所有的老师在贫穷的山沟里执著地教孩子们学习牛顿三定律。

在小说中,那位老师的学生,在入侵的强大外星文明面前表现出对三定律的理解,从而拯救了地球文明。

对于这次太空授课,作为计算机工程师的刘慈欣最大的感触是,在从空间站到地面之间如此复杂的系统中,维持如此高的带宽来保证画面清晰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说,阿波罗登月以后,人类离开地球的距离还很近。他希望有一天老师能在月球上讲课,那一天,他希望看到地球如何在月面升起。

他相信,一百年以后,学生和教师都会去到太空中,太空中应该有学校,甚至有一所大学。彼时的太空是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部分,有太空大学的学科除了集中在太空工程和科研方面,还将开设太空文学和艺术的课程,“这种太空新文化也许将会超越技术,变为太空人类最关注的部分”。

到那时,人们回望这“最原始的”第一堂课,应当是感慨万千的。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甘肃阳光大酒店

进入2013年最后一个月,浪漫的节日排着队、手拉手地接踵而至,特别是圣诞节,更是让人翘首以待。您瞧!节未到,“阳光人”精心准备的饕餮盛宴已经新鲜出炉了!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