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假出租”须先查“真发票”

攀枝花日报 2012-09-24 08:05 大字

□敬一山

“假”之所有能够横行骗人,很大程度依赖的就是那部分的“真”。

《新京报》报道,9月16日,一法国乘客从首都机场打车,“30公里的路程”,行驶39分钟,发票打出153.8公里,收费451元。北京交通委热线证实,发票上的车牌号不存在,但发票编号与密码为真,发票属于金石顺出租汽车公司。而该出租汽车公司表示,这辆车应是一辆套牌出租车。

“法国乘客”“首都机场”“30公里收451元”……如果不是这些新闻元素集合到一起,这简直不能称之为“新闻”。因为类似“假出租”事件,此前出现的并不少。2010年12月,就曾有过“西站到军博假出租打表396元”的报道。今年5月,《新京报》对“假出租”现象做过专门调查,曝光花乡桥附近的“出租车交易黑市”,揭示“假出租”已形成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即便是“假出租”中的“真发票”,也并不“新鲜”。今年6月,北京交通广播就曾报道过一个案例,只不过因为乘客被超收的金额较少,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反应的核心问题和该案例如出一辙——既然是“假出租”,那“真发票”是从哪来的呢?“假”之所有能够横行骗人,很大程度依赖的就是那部分的“真”。如果不是有“真发票”,如果不是有首都机场的“真”调度员带路,“假出租”就失去了招摇撞骗的重要资本,至少乘客就会多一些警惕。打击“假出租”,就要从调查这些“真”开始。

以该案例来说,发票归属金石顺出租汽车公司,到底是怎么从正规公司流转到“假出租”手里的?问题出在出租车司机还是公司层面?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定有其制度的漏洞可钻。该公司恐怕不能因为“已经报案”就推卸责任,首先要展开自查自纠,弄清楚自己单位的发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并给公众一个交代。而有关部门也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弄清楚“假出租”的运营链条,从“真发票”的提供者,到首都机场为“假出租”拉客的调度员,管住这些潜在的“帮凶”,就能有效遏制“假出租”。 

(据9月23日《新京报》)

新闻推荐

为了生命中的“胡萝卜”

□杨黎明我是个南方人,由于地域的差异,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可就是没见过驴拉磨。听说北方人用驴来拉磨时,为了吊它的胃口,提高它拉磨的积极性,往往会在驴的脑门上吊一根胡萝卜。动物和人一样,也是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