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重大科技创新“井喷”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绵阳日报 2017-06-21 06:52 大字

中国研究团队16日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在空间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中国重大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

中国还于15日成功发射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并成功接收卫星的首轨数据。稍早前,可燃冰成功开采、C919成功首飞、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航母下水、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量子计算机问世。这些都是中国重大科技创新进入“井喷”状态的证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从2016年的25位升至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

受访专家指出,中国正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怀着包容开放的心态,中国重大科技创新对全球不是威胁,只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包揽所有技术,也不可能有全面的技术优势,这就需要创新合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说,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中国解决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并通过中外创新对话等机制增信释疑,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58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

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徘徊在价值链的下游。时下,中国正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业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端产业链,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中国在价值链中的升级,将大大改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一带一路”即是伟大实践。

“一带一路”为共享科技创新机遇提供了重要纽带。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不久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还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科技能够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解决途径。

与此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中国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中德两国就“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建立了合作机制,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推动了两国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开展深度对接与合作。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自主创新不仅不会威胁任何国家,而且有益于整个世界,将给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并对主要经济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科技创新不应存在威胁论。中国科研体制国际化,让其他国家都了解中国在做什么,真正接轨国际,对于大家都是合作共赢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赵东元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血液是红色的原因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鼓励人们无偿献血,为拯救生命提供帮助。鲜红的血液在文化上象征勇气和激情,那么我们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所组成的混悬液。正常状态下血浆呈淡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