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博士”抄论文,也是急于“走捷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长江青年学者张红,最近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他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指涉嫌抄袭。目前,起初刊发文章的学术杂志已发表声明,撤销了那篇文章,校方则表示张红已经辞掉了他的校内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
尽管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但目前的处理结果已足够让人叹息了。回顾之前的学术生涯,用“年轻有为”四个字来形容张红毫不为过,而这篇几乎可以断定抄袭的文章,无疑会变做一个无法洗净的污点。由于张红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给出有效信息,只能从现有的材料做些分析,用以管窥这篇文章背后的学术现状。
由于此前成绩斐然,从公开报道中找到张红的名字并不难。他28岁成为“双料博士”,30岁入选“武汉十大杰出青年”,而就在3年多前,31岁的张红成为博导。翻看简历,张红的学术成果很多,完成的研究项目也很多,其中一本专著还得到过业内“大咖”的高度称赞。如果这些成绩的获得,全靠投机取巧,那整个学术体系得混乱到何等程度!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虽说有污点,但张红确实是一个学术牛人,单论那篇被认定抄袭的文章,至少也是下了工夫,是将德国学者的作品加以整理并翻译了过来。
张红陷入眼下这般困局,着实让人惋惜,也让人不理解。他明明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原创一篇论文,为什么非要“走捷径”呢?他就没有想过,一旦这段“黑历史”被翻出来,会让自己前功尽弃吗?或者说,在论文刊发的那个“年代”,利用海外求学的经历,将译文当做原创在国内刊物发表,是非常“安全”的做法。而在“唯论文”的标准之下,多一篇论文,哪怕多一个署名,就有可能在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而这种优势会产生“马太效应”,成果越多、机会越多、支持越多,慢了一步的话,就再难“翻身”了。
这或许就是张红选择“走捷径”的原因。他当然得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负责,吃掉自己种出的苦果,由此引发的反思却要继续下去。这些年,国内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新闻很多,涉及面也很广,甚至出现了因“审稿造假”被国外学术期刊大规模撤稿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旦规则跑偏,急功近利的风气就兴盛起来,“劣币驱逐良币”就成了必然,甚至把一些可塑之才也带入了所谓的“捷径”。相比论文抄袭的个案,这种风气的改变才是最可怕的。
对于具体的抄袭行为,自然要做处理,但系统性的反思,同样不可或缺。鉴于专业性较强,学术圈有较强的封闭性,普通公众很难知悉圈里面是个什么情况。但别忘了,学术研究的质量,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国家对高校等研究机构的支持,也决定了学术圈有必要回应公众关切。
新闻推荐
当今是信息时代,新说法多,新词也多。新的往往更受关注。很多新词颇像突然走红的明星,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出现频率之高令人瞠目。而且,和那些多为流星似的明星不同,相当一部分新词都能久热不衰。比如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