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话说《哥德巴赫猜想》(下) ■李会贤■

三秦都市报 2016-10-12 00:00 大字

????资料图片

编辑部的同志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诗人徐迟,“文革”前他就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有关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熟悉知识分子的生活。虽然经受“文革”的折磨,但“四人帮”垮台后,年已63岁的徐迟又重新焕发了精神,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为了写好作品,周明先生陪同作者徐迟进行了深入大量的采访调查。他们和生活中脾气古怪的陈景润经常“斗智斗勇”,不但顺利进入了外人从未进去过的那间创造了世界奇迹的6平方米的宿舍,还赢得了陈景润的高度信任,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努力,反复提炼,《哥德巴赫猜想》终于问世了,并以醒目的题目首刊在1978年1月号《人民文学》头条。瞬间,陈景润的事迹和徐迟的名字飞扬神州大地,家喻户晓,反响巨大。报纸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我正是在这个时候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全文,但还是不过瘾,便又找来报纸剪裁下来,反复诵读,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却不能给予证明,所以只能称之为猜想。200多年来,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能实现……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已经成功地证明了(1+2),离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他所证明的那条定理,被世界各国一致地命名为‘陈氏定理\’……数学家的逻辑像钢铁一样坚硬!”作品中这些看似生涩但却极富感染力的描写,给当时正读初中二年级又不喜欢数学的我以极大的诱惑,使马上就要进入人生大考的我很快便迷恋上了这个“自然科学的‘皇后\’”。

1978年夏季的升学考试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次夏季考试。由于国家急需人才,中专选拔考试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以“一条龙”的方式进行,即将本该两场的考试采用一套考题,合并成一场进行,然后依据个人自愿,按照分数高低,先录中专再录高中。我有幸参加了那场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历史性大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从故乡偏远的小村庄录取到了千年古都的西安城,一跃跳出了“农门”。即便如此,却还是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缺憾偏偏源自于《哥德巴赫猜想》。

从第一次听该作品到我参加考试只有半年多时间,在此之前数学简直就是个拦路虎,所以我把得分的希望全都押在了文科上。但这部作品带给我的鼓舞是巨大的,往日里那些令人讨厌的数学公式,瞬间变成了徐迟先生笔下之“人类思维的花朵,它们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以致我当年的数学考试成绩突飞猛进,远远超出了预期。但原本很拿手的文科却因“徐迟”而白白地丢了2分——这道题目是个填空题:《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许迟”。下来一对标准答案,竟意外地将“徐”写成了“许”。捶胸顿足之余,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据说当年全国许多省市的考题都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这篇作品,我想一定还有不少和我一样经历的学子。

凝望着眼前这位学富五车的饱学老人,畅谈着近四十年前的往事,难忘的岁月,给形同父子的我们留下了幸福的回忆。盛夏的酷暑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话题中变得沐如春风。这篇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连同陈景润、徐迟、周明的名字都已成了我心目中一个时代的记忆,因为他们见证、经历并催化了新中国在遭遇十年浩劫之后,由沉睡到复苏的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

警苑沙龙

新闻推荐

德国中学生来滁过夏令营

7月25日,“汉语桥——德国中学生夏令营”的学生正在学习凤阳花鼓。当天,来自德国3所孔子学院的55名师生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滁州市进行交流学习。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滁州学院校园、观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