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采访报道累并快乐着
端相机一年后,张家棣的摄影技术日臻成熟,从此他就像一部摄影机器,年均拍照数量达1500张,最多的年份能超过2000张,登报数也相当可观。搞新闻摄影十年,他很少休班,自制工具、研究画报,一门心思研究拍照。为了练习取景、目测距离、调速、调焦等基本功,他在火车上也会不由自主地用车窗作为取景框,看着连续运动的画面,琢磨如何取景,目测距离则练到十米以内误差不过30厘米到40厘米。在室内拍照,不用三脚架20秒钟可以一动不动。
自制反光板自我加压赶稿量
新闻照片的要求是真实,对细节要求不多,但师从楚文彬和谭允诰的张家棣则对细节有独特的情结。
“细节决定水平和质量”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国产相机的镜头比较‘硬\’,亮和暗的反差较大,阴天时拍摄效果很好,但在强烈日光下就不够柔和了。而德国镜头对强光和弱光就有缓慢过渡的效果,不同相机拍出来的片子质感就不一样,各有特点吧。”张家棣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常要用反光板,拍摄室外新闻照片,逆光时没有闪光灯补光,只能自己做一个“反光板”,在薄木板上粘一层锡纸就大功告成。“最早的时候,锡纸很稀缺,我们报道组学员很少有人能弄着大块锡纸做反光板,有的甚至把烟盒里的锡纸取出来,一块一块粘在两块薄板子上,中间钉上合页,拼成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反光板,折起来跟文件夹差不多大。”张家棣一边演示一边说,有时候忘了带反光板就用白纸代替,也有反光的效果。“用反光板补的光会比较自然,闪光灯太刺眼,照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好。”
潍坊的报道组成员以及新闻摄影班学员为了抢时间、早投稿,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是常事,一个月有半个多月都在加班。夜以继日,疲惫不堪。张家棣说,每逢夜深人静,整个办公楼听不到任何动静时,为了抗拒瞌睡,大家就用开玩笑、讲恐怖故事提神,有的小伙子被恐怖故事吓得不敢去厕所。就这样,一批批新闻照片完成了,第二天一早就分发出去。
报道组的管理模式跟报社类似,每周一上午开例会,各人汇报一周需完成的任务,发现的典型,领导则安排报道内容。“虽然上级不给定任务量,但是压力很大,这个月的报道完成量是30幅照片,下个月如果达不到这个量,就觉得压力很大。”张家棣说,在那个年代,报道组的人进取心都很强,为了工作可以什么都抛弃,“当时全地区十几个县市每年都有评比,统一开大会,看哪个单位上的稿子多就发奖状表彰,说是县市间互相攀比也好,无形中这部分负责报道的人就难免自我加压。”
长期暗室工作导致视力下降
从1970年到1981年,张家棣在宣传口干了12年,由于他经常在暗房洗照片,眼睛累出了毛病。
“那时候年轻不注意,工作时间又太长太累,我在暗房里工作,里面很黑,唯一一盏工作用的黄绿色灯也非常暗,暗房外很明亮,有时候经常忽然走出暗房,忙中忘了戴墨镜,也不注意保护眼睛,这样忽明忽暗造成了眼疲劳。后来一查,我的两眼视力迅速下降,一只眼是0.3,一只眼是0.4。由于身体透支,我30岁出头就一度患上了劳损性心脏肥大,硝酸甘油、冠心苏合丸成了常备药。”张家棣说。
1975年春夏之交,潍坊市委、市政府由十笏园迁往东风东街新建的办公楼(即原市第十四小学旧址处),当时市区楼房很少,所谓办公大楼也仅仅是四层半,一层不过二十多间房。办公用房紧张,不少部门仍分散在胡家牌坊街各处平房办公,市领导居然从新建办公楼特批给报道组三间房,其中摄影用二间,有一间可以用来洗照片。
“我们在里面垒了三个洗照片的大水池子,这是报道组的第一个暗房,当时没有钱垒水池,大家一起动手自己垒了水池子。”张家棣说起那些细节仍记忆犹新。报道组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有了固定的活动地点来搞业务、搞培训、交流心得、积累资料。
“当时一个部门才能有两三间房,我们只是个‘组\’,就有这么好的条件。”在当时环境下,已经是破格特殊照顾了。“知道我们白天出去拍照,晚上在暗房冲洗、加工赶稿非常辛苦,市里的老领导邹立桂、臧坤在离开他们的办公室(一般晚上10点到11点)时,几次打电话催我们早点休息,有时还询问安排了夜餐没有。”张家棣说,尽管当时的夜餐补助不过一毛多钱,但领导的关心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多年后都不能忘怀。
见报稿件多引起注意
张家棣每年大概能拍照片1000多张,从1974年以后,他拍的照片就没大有技术漏洞了。省级以上的报刊,他一年能投送1000张左右的照片,最终登报的或许不到100张,但在当时发片数已是很可观了。“潍坊提供的新闻照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纪实性,所以很多新闻照片刊发在了《大众日报》上。我们报道组当时有四五个人,正式从事新闻摄影的只有我和韩子夫。”张家棣说。
张家棣回忆说,潍坊每个月都有大量的新闻照片在本地展出或被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也络绎不绝地到潍坊采访。当时的《大众日报》每月采用潍坊报送的新闻照片数量在10幅左右,偶尔一天采用2幅甚至3幅,由于“整天都上潍坊的照片”,大众日报社的摄影组在一段时间内有意控制采用潍坊新闻照片的数量。
《大众日报》、《中国财贸报》(现《经济日报》)、《山东画报》、山东电视台等上级新闻单位都曾聘任张家棣为特约通讯员,也刊发了他拍摄的数百幅新闻照片。1976年,《人民日报》曾专门安排著名记者、摄影部负责人王东来潍坊,指明要见张家棣。原来,潍坊在省及国家级媒体图片新闻的投稿量很大,已经引起了《人民日报》的注意。在渤海宾馆,张家棣向王东汇报了潍坊新闻摄影队伍活跃、新闻照片量大、见报数量多的情况,“王东老师听了以后很感慨,他说这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张家棣说。
昌潍地委、行署凡有大型或重要活动时,都指名要张家棣或由他组织一个团队参加,每个月总有几天在地委、行署活动。有时随地委主要领导下县、下乡,一待好几天,也让他有机会走遍昌潍地区各个县市生产一线,顺便发表一些县市的新闻照片。潍坊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每年由省级及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新闻照片达百幅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张家棣拍摄并发表的作品总量达800余幅。
新闻推荐
今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您若正愁没地儿逛,看这儿
今年5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您若正愁没地儿逛,看这儿日期:2011-05-17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