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驱动活力之源——徽州区工业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黄山日报 2016-08-18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祁 俊 胡利龙 李学军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徽州区坚持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工业技改,重点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四新”技改项目,促进各中小企业成为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不竭活力。

今年该区计划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55个,其中新型材料类项目32个,装备制造类项目14个,农副产品深加工类项目3个,绿色包装类项目3个,生物医药类项目2个,纺织服装类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7.9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10.1亿元,目前已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111.2%,有18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最有说服力。在徽州区,无论是城北工业园区还是循环经济园,都已成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工业洼地。

在徽州经济开发区沿浦金属制品公司偌大的车间里,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令人振奋,机器运转不停,然则很少见到工人的身影。公司运行主管吴建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公司加大技改力度,不断引进机器人,质量、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供不应求。”

沿浦金属制品公司是一家金属品冲压和模具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用于汽车座椅的金属骨架总成等产品,焊接工艺要求高,技术工人招工难,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去年以来,公司通过技改,逐步引进机器人技术,通过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劳动效率和工艺品质,减少企业用工依赖。目前公司引进的机器人数量达到了13台,生产线也由全手工改进到半自动化。

“13台自动机械手可以抵过去130个焊工的生产效率,现在一个月的产量已由过去的1000台(套)提高到15000台(套),比过去一年都高。”吴建华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从2013年试水到现在,公司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订单也越来越多,今年1-6月产值已达6000万元,目前公司正在与德国马牌、中车集团等进行合作洽谈,借名牌创品牌,技改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使我们企业逆市上扬。”

不仅是像沿浦公司这样的制造类企业,华惠科技、奔马集团等一批项目也通过技改或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企业升级转型探索新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黄山华惠科技有限公司是粉末涂料助剂及固化剂专业制造商。近两年来,华惠公司面对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提出建设技术引领型企业的新战略,投入资金上马重大科研专项“TGIC连续化工程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项目,将现有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技术和业内尖端的连续化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的连续化生产,同时还同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提升品质、绿色环保、职业健康的目标。该项目仅前期的研发投入就达750万元,后期综合投入预算达数千万元。

“瞄准国内乃至世界最新技术与技术空白进行项目立项,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技术攻关。”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新上项目不再是对原有生产工艺的简单改进、完善,而是实现从理念、工艺流程到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这一项目成功后,华惠公司将从TGIC的产销量全球冠军,一跃成为行业综合实力全球顶尖的企业。”

正是由于企业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公司才具备了挑战多元发展的“底气”,市场对于华惠公司发展战略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今年1-6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528亿元,税收1124万元,在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徽州区坚持突出政策扶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组合拳”,出台系列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得经济结构显著优化。“老产业必须研究市场新需求,研发生产适应消费升级的新产品。只有依托新技术加大产品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向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转变,传统产业才能获得新的发展。”该区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

奔马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离合器摩擦材料的专业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曾一度艰难运行。在该区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下,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力度和科研投入,最终在竞争中赢得市场。“这是一种高性能纸巾摩擦材料,去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电动车轻松上坡,而且大大提高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在奔马集团,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吴红瑜介绍说,“目前我们已经交付合作厂家试用,即将开始批量生产。”

“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重点,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一大批中小企业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区经信委负责同志介绍说。目前,该区正在全力推进神剑新材料三期、新力油墨搬迁技改、嘉恒新材料、谷捷散热二期、安得机械等一批项目建设,着力为推进全区工业经济行稳致远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进口商品无中文标签是否应十倍赔偿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陈秀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