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忆中的杲家坡火车站

章丘晨报 2016-04-19 16:56 大字

文/高广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普集镇池子头村西南2公里处有一处胶济铁路中间站,因毗邻杲家坡村官称杲家坡火车站。

胶济铁路是德国人于1899年-1904年修建的,为单行铁路,章丘境内长70余里,当时设有普集、明水、枣园站点,后设杲家坡火车站。当时铁路的功能一个是通商出行,另一个就是帝国主义掠夺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

抗日战争前期,章丘境内的抗日力量不是很强大,加上日军在铁路上有装甲列车巡逻,明水站-普集站之间日军的运输受到的干扰较小。到了抗日战争中后期,随着章丘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及日伪军对战略物资需求的扩大,而单线运行的明水站-普集站之间的池子头东南芙蓉沟大桥与杲家坡村西南大石桥之间的8里长的丘陵地带就经常遭到破袭,铁轨被抗日武装卸走拉到南山里做了枪炮。当时的明水站、普集站日伪的防卫力量是很强大的,他们甚至敢偷袭南部山区的八路军正规部队。日军为了维持所谓的生命线,就于1942年在杲家坡村东南1公里处设置了集运输、防卫、联络于一体的杲家坡火车站。为了防止胶济线南山区抗日武装的袭扰破坏,日军强迫附近村庄的民工日夜施工,在老胶济线南100米处开挖了一条东起池子头大桥,西止杲家坡桥长8里、宽8米、深4米的壕沟,用以防护杲家坡火车站附近铁路的安全。从现存的壕沟遗址看,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地况恶劣,既有俗称石棚的砾岩地段,也有软粘的粘土矿地层,可见当时施工的困苦。解放后,大部分壕沟都被填平,只有火车站东南1里处的砾岩层因无法耕种,遂得以留存,是见证当时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现址已荆棘丛生,淹没在荒草中了。

解放后,随着运输量的增大,胶济线客货混用的单行线越来越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普集与明水站之间的10公里线路成为制约运量的瓶颈。于是杲家坡车站在胶济线南侧拓建了用于避让的附线,杲家坡火车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五等中间避让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以前,会车线上经常停有满载的货车、油罐车及客运慢车,等待特快列车优先通过。运输木材、煤炭的列车一般都是东去,油罐车和运输铁矿的货车大都西去,为了便于西去的列车进入附线避让停靠,在杲家坡车站东1公里处的丘陵坡口下特设了一处信号扳道岔房,由铁路工人根据杲家坡火车站的电话调度,手动控制鱼尾形臂板式信号机,老百姓都叫做扬旗。扬旗臂板设在十几米高的杆架上,能让列车司机远远地望见。列车司机可根据扬旗的臂板位置来获得是否进站信号。当扬旗臂板呈水平位置时,表示列车不能进入站线停靠;当扬旗臂板下斜45度角时为许可进站信号。附近劳作的农民通过路口时,也要先瞭望一下扬旗,以便确定是否有列车进站,保证自己的安全。

列车停靠在附线等待避让时,杲家坡车站工区就派出检修工人对列车进行巡检,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因为避让的列车多是重载货车,牵引机车又多为老式的蒸汽机车,所以通信方式只是由车头与车尾白天通过旗语夜晚通过信号灯联系确认后,机车才开始冒着黑烟、喷着白水汽,喘息着向前慢慢运行出站。冒出的黑烟夹杂着细细的煤末,附近的铁路工人都戴着帽子,防止细煤末落在头上,铁路两侧的护道杨树可能因为经常受到黑烟、蒸汽的影响,棵棵长得奇形怪状、枯干虬枝,能成材的不多。

最早的杲家坡车站位于杲家坡村东南1公里处,紧靠铁路北侧的那排平房,黑黄色的水泥墙,用黑灰色的机制瓦覆顶,房基略低于铁路路基,而所谓的站台则很窄、很短。第一排房的最东边是候车室,里面放着几个木连椅,墙上挂着列车时刻表及停靠站点表。墙西南有一个不大的壁龛式的窗口,这就是售票口,高度大约离地1米2左右,窗口边还有一根直立的木尺钉在墙上,标示身高不满1米2的儿童购票可以享受半价。售票房西就是值班室,里面电话声此起彼伏,戴着菱形臂章的值班人员出出入入的迎车送车。杲家坡火车站是五等小站,又以列车会让为主,且东有普集火车站,西有明水站,因此停靠的客运列车很少,且以站站停的慢车居多,加之当时的流动人员少,所以发送的旅客也很少。但这对于附近的池子头村、上皋、涧溪甚至南到朱家峪、北到博平的十多个村庄的村民,却是去济南、淄博的出行首选。附近多年前闯关东的人们,也基本上是从济南倒车到杲家坡车站下车回家探亲。站房的后面是车站巡线工区和职工家属院落,因为铁路部门是国有的准军事化单位,加上当时的业余生活又极其枯燥单调,所以经常有放映队前来放电影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附近的村民也跑来看电影,记得那年看《冰山上的来客》,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但是中途退场的人也很少,一直看完后才一哄而散。站上职工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就到附近的池子头村去上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铁路运输愈加繁忙,原有的胶济铁路单线已不能满足货运需要。八十年代初,国家就修建了水泥枕的胶济铁路复线,西去的为上行线,东去的是下行线,并且将新站东移了500余米,建起了水泥花砖铺地的大站台,很场面、很气派。新站房西为候车室,中间为售票房,东边为值班房。随着公路客运的发展,加之杲家坡站停靠客运列车少,且乘火车出行的旅客也越来越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铁路运输有了超越式发展,车站设备和作业过程也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杲家坡站的会让、客运功能消失,在经历了五十余年的风雨后,遭到了废弃。时间到了2003年,随着胶济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车站的大部分地上建筑成为了路基的基础,车站彻底地消失了。杲家坡火车站从当初的设立到消失,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木枕到水泥枕,从短轨到长轨,机车动力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单线到双线运行的变化历程。它没有等到电气化铁路,没有等到动车的运行,就完成了赋于它的使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给人们一丝或有或无的怀念。

新闻推荐

日照去年进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 位居全省第4位

本报讯(记者 杜洁实习生 马瑞燕) 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全市进出口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33.14亿美元,增长55.3%,绝对值比“十五”末翻了两番多,位居全省第4位。其中,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