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写在“5·12”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本报编辑部
当日历又一次翻到5月12日,那场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已经过去五年了。当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地震受灾最重的地方——绵阳,会看到什么?
山,还是苍苍茫茫的龙门山;水,还是滔滔不息的涪江、安昌江,而山水之间的故事已经发生了“情节转换”。
年初的市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上,市委书记罗强说:“努力把绵阳市建设成为‘具有科技核心优势、工业竞争优势、城市品牌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工业文明交相辉映,天蓝、地绿、水净\’的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穿越灾难,感恩奋进。这个春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声中,545万绵阳人已经张开梦想的翅膀,奋力谱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
从“外援式增长”,到“内生式增长”,再到“创新驱动增长”。绵阳经济实现了一次跨越,书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回望五年,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是绵阳迈出发展振兴步伐的第一年。关心绵阳的人们心中有个疑虑:靠外援推动的经济增长,会不会在这一年突然停顿?
事实给出了答案:这一年,绵阳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跃升的曲线背后,蕴藏着变化的细节。这些细节似乎可以用“抢占先机”、“产业聚变”。“园区扩容增量”、“招商阵地前移”来描述。
绵阳抢占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先机。长虹打破了日韩企业对彩电核心技术的垄断,改写了国产彩电“缺芯少屏”的历史;九洲建成科技工业园暨军转民灾后重建项目,助推“三网融合”;富临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高新区,占据新兴产业制高点;
绵阳培育多年的优势特色产业由“1+5”变为“2+4”。“汽车及零配件”与“电子信息”并驾齐驱,领跑绵阳工业;
绵阳高新区成为全省第三个500亿元产业园区,经开区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安县经济开发区、北川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省级开发区应运而生,“一县一园区”格局基本形成;
绵阳在全国建立了4个驻外招商分局。引来了浪潮集团西南“云计算”中心、德国EA888发动机缸体铸件、芯联芯光通信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
……
“量”的增加,伴随着“质”的提高。绵阳科技城迸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巨大的创新活力。
绵阳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到61.3%,绵阳成立了四川省空管系统、智能电视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组建了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北大共建人才孵化基地。绵阳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设立年度预算1000万元的专利资助与奖励专项资金和总额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
创新之举不止这些,绵阳人用智慧和汗水,不遗余力地打造传统产业的“升级版”。
江油新安镇。一种新型业态——新农村综合体已见雏形。这个被称为“果语花溪”的地方,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公园化、农民工人化”的理念打造。政府将涉农资金“打捆”,改造基础设施和农房风貌,农民把土地租给业主集中连片开发,业主返聘农民在产业园里打工。如今,上万亩的猕猴桃、葡萄、早熟梨产业园,环形游道、湿地公园、农家乐一起勾勒出“农业公园”的轮廓。产村相融,一、三产业互动,由抽象的概念化为动人的图景。
北川吉娜羌寨。一种市场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建立。48户人家加入了旅游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优势凸显。这个春天,游客增加了三成,车水马龙的寨门前已经停不下更多的车辆,山脚下,一个停车场正在兴建。
从城市到乡村,从宏观到微观,五年间,绵阳经济实现了一次跨越,内生式增长的动力强劲。
从关注人的需求,到倾听人的诉求,再到实现人的追求。“以人为本”理念化为能够触摸到的温暖,书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我们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
回望五年,人们会发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得到了全方位的彰显。
时隔半年,环卫工人李素英依然记得那个寒风飕飕的清晨。去年12月27日,滨江广场。刚刚清扫完广场的她准备到休息室歇口气。迎面走来了十几个人,领头的那位给她捧上了一件红彤彤的电热保暖衣,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人竟是市委书记罗强。
罗强看着她把电热保暖衣穿上,伸手帮她摁开了衣袖上的开关,说:“你们天不亮就上街,干活的时候出一身汗,干完活又全身发冷,很辛苦!”
那一天,全市3500多名环卫工人领到了市委、市政府送来的电热保暖衣。
类似的故事并非孤例。
书记、市长上街买菜,买菜难、菜价高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很快,从“菜篮子”到“菜园子”,一个个措施出台,几个月后,市民明显感觉到,绵阳的菜价低了、品种丰富了、买菜方便了;
书记、市长逛街,发现公共厕所还在收费。很快,城区公厕欢迎市民“免费光临”;
书记、市长挤公交车,交通拥堵让他们忧心。不久,“低碳出行”从倡议化为具体的行动,528辆破旧公交车换成了新车,主城区的公交专用通道陆续建成,800辆公共租赁自行车亮相街头,13座人行天桥、35公里城市绿道喜迎市民;
……
柴米酱醋茶,吃喝拉撒睡,这些琐碎繁杂的事儿,都进入了决策层的视线,成为改善民生的切入点。
“民生无小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市长林书成经常用这样的话引导下属转变观念。
从关注人的需求,到倾听人的诉求。这样的故事不断演绎——
2012年7月,“网络问政”启动才几天,一位名叫李代烈的农民工就给书记信箱写了一封信,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市委书记能不能帮他讨回工资。当晚,罗强书记就做出批示;第二天,市总工会就约见了老板;第三天,他就拿到了16060元工钱。
“网络问政”变“网络理政”。在绵阳,网络已经成为打理政务的重要平台。
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每周三被定为“市级领导接访日”,今年,市级领导又包案化解疑难信访积案,会诊疑难杂症,深究矛盾根源。
从关注人的需求,到倾听人的诉求,再到实现人的追求。紧扣一个“人”字改进施政方式。在绵阳,“人”字号“升级版”不断推出——
市民的呼声通过网上网下各个渠道传递到决策层,一个个合理化的建议被采纳。严禁焚烧秸秆,治理平政河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打造“一城三区”……老百姓反映的热点、焦点,成为建设美丽绵阳的着力点。
“人”成为每一个行动的原点和终点,成为每一项决策的始发站和目的地。
从感受关爱,到感恩奋进,绵阳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了一次升华。书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我们怀揣执着的信念
回望五年,能深切感受到绵阳人的“精、气、神”变了。从感受关爱,到感恩奋进,绵阳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了一次升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深埋于无数中国人心底的朴素情感。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绵阳人以多种方式回报恩人。
北川中学“夹缝”男孩廖波,拄着双拐到广州、成都、北京,一站一站地寻找那些救过他的好心人;江油武都镇农民书写512副感恩春联送往河南。这是感激之情的集中爆发。
用 “辽宁广场”、“中原爱心小区”、“豫江大堤”、“达州大道”来标记援建工程,用“鲁川”、“震生”、“辽安”为新生的孩子取名。这是把人间真情镌刻在大地上、记录在心底里。
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消息传来,绵阳把最好的救援设备调往灾区,把最优秀的救援队伍派往灾区。这是用爱传递爱。
雅安芦山“4·20”地震发生短短十多天,绵阳人的捐款捐物就达5000多万元。这是用心温暖心。
感恩,不仅仅是一时的感动之举,还化为了常态化的机制。江油设立了感恩基金,从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注入100万元,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利用这笔资金,江油已为河南焦作等地的贫困山区捐建了3所学校、1所卫生院。
感恩,不仅体现在行动上,还沉淀为“绵阳文化”的一部分。绵阳每年一度的感恩文化节在极重灾县轮流举行,江油的感恩园、北川的幸福馆、平武平通镇文化站,以影像、实物及诗词歌赋等多种方式,记录着人间大爱。
奋进,是最好感恩方式。绵阳人没有在“被关爱”中变得懒散,而是自强不息,书写着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北川的“可乐男孩”杨彬开起了汽车美容店,安县的“最牛矿工”彭国华打工挣钱建起了新房子。无数绵阳人和他们一样,让“感恩奋进”从“激情燃烧”变成“持久释放”。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在希尔电子采访,总有一种力量潜滋暗长,涌动在新闻客观的立场。与技术出身的希尔电子掌舵人邓华鲜、张小琪夫妇交流过程中,他们多次提及“专心专意”、“踏踏实实的工匠精神”、“修炼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