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江山 付增战2022年04月13日A07版文章字数:1820朗读:
一位天才少年,留下一幅山水巨作,然后如流星一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今天的人们,面对1191.5厘米长卷,被扑面而来的满幅浓烈色彩所震撼。它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认知,不再素雅简淡,不再抱朴守拙,而是充满了一种热烈而明快的灵秀与朝气。画作的视野之宏阔,功力之老辣,让人怀疑它是出自一位少年之手,它几乎用一种简单的绿色就吸引了人的眼球,抓住了山水的本质。细细品味之下,我们却只能确信它应该出自少年之手,因为只有少年,才会充满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才会有那般扑面而来的蓬勃生气。
画的名字叫作《千里江山图》,少年的名字叫作王希孟,他创作这幅传世名作的年纪只有——虚岁十八岁。
王希孟的一生事迹异常简略。这一方面因为他只是一名普通宫廷画师,并无高官显爵,在艺术家等同于匠人的年代,史书不会对他留下浓墨重彩的详细记录;另一方面因为他的人生过于短暂,在二十三岁的年纪就撒手尘寰,杳如黄鹤。
关于王希孟的生平事迹主要来源于蔡京,那个北宋末年著名的奸臣和书法家。冥冥之中,蔡京在《千里江山图》上留下一段题跋,成为我们了解王希孟生平的最重要资料。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事在作之而已。”
根据蔡京的这一段记载,我们大概推算出王希孟生于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能够得知他曾经在宋徽宗创设的翰林院图书局下属画学当过学生,曾经幼年习画,但技艺并不出众,没有得到宋徽宗的充分认可。能够得知宋徽宗赵佶认为王希孟属于可塑之才,曾经亲自教授过他画法,因此王希孟在短期内技艺大幅提升,不到半年时间画成《千里江山图》并进献给皇帝赵佶,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我们也知道皇帝赵佶对于这幅传世之作也许只是打了一个及格的分数,评价并不是最高,因为皇帝虽然“嘉之”,但转手就送给了宠臣蔡京,并没有送入府库收藏。
我猜宋徽宗对《千里江山图》评价不高的原因,一是这位做皇帝极端差劲,搞艺术却在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都称得上宗师级人物的赵佶先生境界太高;二是《千里江山图》青绿重彩,一反传统画法的表现形式让皇帝一时还难以接受;三是皇帝认为王希孟依然年轻,不能让他产生骄傲心里,需要杀一杀他的锐气。
这牵扯到一位艺术家皇帝个人的审美还有那个时代的美学观念,不光是《千里江山图》,比它早诞生十二年的另一幅传世巨作《清明上河图》仍然没有得到皇帝陛下的很高评价,皇帝陛下只是简单的在画上写下“清明上河图”几个字之后,就转手将它送给了拥立自己有功的向太后。
一位艺术家,认为最好的作品决然不会转手送人,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我们还是把眼光回到画上。这幅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的《千里江山图》巨幅长卷绢本手卷,青绿设色,表现的应该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风景。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群山起伏,危峰高耸,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构图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千里江山图》继承隋唐以来青绿画法,大量使用赭石铺底,石青石绿,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整幅画刻画工细,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形象精细,刻画入微,竟无一笔懈怠。
不知道王希孟是出生成长在南方还是曾经亲身游历过南方,竟能将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表现的如此真实生动而又生机盎然。他将自己的生命力注入到了画里,他也许也把自己的形象绘在了画中,只是我们愚笨,未能细细体察。
《千里江山图》创作完成后六年,大约宋徽宗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辞别人世。他短暂的一生如烟花般绚烂绽放,又如流星般一划而过,孤篇盖全宋,除了留下那幅入选“中国十大名画”的《千里江山图》外,再无作品传世。除了画上那一段短短的题跋之外,也再无事迹流传。
此时距离北宋亡国还剩八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铁骑踏破汴梁城,将徽钦二帝虏往上京会宁府,今天的东北黑龙江,北宋正式宣布灭亡。随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也许王希孟早早就预料到了北宋灭亡的结局,所以他用一幅画作为隐喻。也许王希孟不忍看到北宋灭亡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生命的逃避。
那幅《千里江山图》辗转流传将近千年,今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壬寅虎年央视春节晚会的舞台上,一群绿衣美女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千里江山图》的画中意境,舞姿蹁跹,古意盎然。
千里江山更加青春勃发,一位天才少年也因为一幅画而千古流传。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4月12日电记者从12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4月11日18时至12日15时,广州市新增13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