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沙子口是个好地方

半岛都市报 2021-12-22 00:48 大字

青山四围

董家埠社区

董家埠社区西邻戴家埠社区,南与段家埠社区相衔,“平顶山”与“老雕崮山”如展开的长臂,将村子环抱于一片新月形的平地之间。明朝初年,董氏先祖由小云南辗转来此立村,因村前有一山埠,故名董家埠。

董家埠社区自然环境优美,东北芙蓉山上长满野芙蓉,初夏季节花开如云。山巅数块大石相抱相拥,状若荷花盛开,又似几位老者围坐闲谈,把酒话桑麻。西北巨石远眺如凤凰卧栖,俗称“凤凰崮子”。村北“后楼山”中建有水库,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万绿丛中。而村东的“平顶山”,则以顶部平削的特色,独树一帜,成为出海捕捞的渔民归航时的天然航标。

董家埠人喜文重教,建于1934年的学校至今保存完好。村里的锣鼓队、高跷队闻名乡里。昔日村民以农耕为业,现在则广辟财源,百业俱兴。

蓑衣之乡

戴家埠社区

戴家埠社区北依绵延起伏的山峦,东邻董家埠社区,西与于哥庄社区一河之隔。村南田野广袤,阡陌纵横,与远处的沙子口湾遥遥相望。明朝万历年间,戴氏先祖来此安家,见村后一土崖高耸如埠,遂以戴家埠称之。至清代康熙年间,段氏八世祖亦迁居于此,戴、段两姓按世系排辈论序,长幼尊卑,和谐相处。戴家埠人有好文喜武之传统,过去正月里的各大庙会上,跑驴、跑旱船等是戴家人的拿手好戏。“听到戴家锣鼓响,闺女媳妇快下炕”这句顺口溜,便是对戴家埠民间艺术的真实写照。清末民初时,村里曾有专门的武术馆,青壮年们个个都会耍枪弄棒。

戴家埠社区有种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传统手艺——编织蓑衣。每到夏季,男人们就进山割一种十分柔韧的“勒子草”,女人则在家编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产业曾达到巅峰,而且主要销往海外,为国家换回了大量外汇。

新闻推荐

河南济源:大棚鲜花俏市场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冬季特色花卉种植,培育的大丽花、康乃馨等数十种鲜花畅销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