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泽 慧 :童心不羁 不负科学与祖国
▲青年时期的何泽慧
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何泽慧历经波峰波谷,但却始终痴迷科学。发现世界首例四分裂,轰动世界;与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创建我国首个原子学研究机构;向世界宣布见过“拉贝日记”和他保存的照片,捍卫民族尊严;从未觉得巾帼逊于须眉,始终争取、呼吁男女平等……她性格倔强、率真,她认真工作,朴素生活,有人说她是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有“永远的童心”和“童趣”。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安详离世,而这位传奇女性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谁说女子不如男
1914年3月5日,何泽慧出生于苏州市十全街的“两渡书屋”,其父母家族都是世代官宦望族。父亲何澄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是早期同盟会会员;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外祖母王谢长达是清末妇女运动领袖,深受“科学治国”思想的影响。殷实的家境、开明的思想让何泽慧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性命运不同,她成长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苏南才女”。
但何泽慧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并不愉快。一踏进校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盆冷水。193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共招收28名学生,其中有10位女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教授们认为,女生学习物理难以学有所成,于是劝说她们转系。何泽慧据理力争:为什么在考试成绩之外,设立性别条件?何泽慧显示出性格里倔强的一面。最终,系里只好妥协,同意女生试读一学期,但成绩不行的话一定要转走。那时,国内大学宽进严出,清华的课业尤为繁重。四年的学习中,不断有人退出物理专业,何泽慧不仅没有转系,而且还以论文全班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排名第二的则是她未来的“科学伴侣”钱三强。
毕业找工作时,女性身份让何泽慧再一次受挫。当时全国抗日热潮高涨,何泽慧之所以报考清华物理系,一方面出于兴趣,更多的是想要科学救国。当时的南京兵工署是学习物理专业的学子们抗日救国的首选。教授们积极推荐男生,却未理会成绩更加优异的何泽慧。于是何泽慧决定留学德国。二战爆发前,中国与德国在军事上有一定合作,留学德国,一来费用较省,更重要的是,当时德国的兵工技术和理工科教育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何泽慧还得知,柏林高等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主任克兰茨曾经到南京兵工署当过顾问。
1936年9月3日,何泽慧乘火车到德国。这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清秀女孩,毫不怯阵,径直找到克兰茨,申请进入技术物理系,学习实验弹道学。柏林高等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与德国的军事工业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不接受外国人在那里学习。尤其是克兰茨从事的弹道学研究,属于军事敏感领域,保密程度很高。起初克兰茨不同意,何泽慧对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我们兵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侵略者,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最终,克兰茨被何泽慧所打动,破例接收了她。这是该校技术物理系第一次招收外国学生,也是弹道专业第一次收女学生。
不超过25个字的求婚信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德国边境封锁,无法与外界交流。拿到工程博士学位的何泽慧被迫滞留德国,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为了维持生计,何泽慧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西门子公司工作。正是在西门子的经历训练了她在仪器制造方面的技能,回国后她围绕反应堆和加速器研制了不少科学仪器。
这期间,她多次尝试与家人联系未果,万般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在法国的清华同班同学钱三强。当年,被同学称作天生一对的他们,毕业后各自选择了自己的求学道路。何泽慧来到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德法恢复通邮,但规定通信不得超过25个单词。何泽慧立即给钱三强写信,希望帮她向家人转达平安消息。也正是这次联系,成为何泽慧与钱三强姻缘的开端。
随着战争的扩大,滞留德国的何泽慧感受到研究核物理的重要性,于是转而从事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因为与钱三强的研究工作非常相近,俩人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关系也日益加深。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个字之内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不久后,何泽慧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1946年春天,何泽慧辞掉了德国的工作,离开学习工作了9年的德国,奔向了她的爱情。
1950年,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几乎一片空白,回国后的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承担起筹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钱三强任副所长,何泽慧是研究专员。由于当时资金短缺,为了置办实验仪器,二人常常大街小巷跑旧货摊淘元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何泽慧曾说:“那时候什么仪器也没有,连一把钳子都要现买。我觉得倒挺有趣的,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觉得好像也没什么能难倒我的。我们早知道国内的情形,回来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吃苦的。”
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所有专家。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弹。研制的研究人员由钱三强推荐。由于种种原因,何泽慧没能进入核武器研究的第一线,但这并未影响她为原子能事业贡献力量的热忱。她深入开展基础研究,训练人才队伍,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点火中子源,之后,又重测了对于选择氢弹技术路线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数据。
繁忙的工作,让何泽慧和钱三强多年来聚少离多。直到 1984年,何泽慧卸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长职务,和同时卸任的钱三强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含饴弄孙。1992年,钱三强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在他住院的日子里,何泽慧就拿着板凳坐在病房外,一边挡驾,一边照顾。钱三强去世后的20年里,何泽慧家里的布局依然和当年一样,无论是卧室还是书房,都尽可能地保持着钱三强生前的样子。
90岁高龄仍有童趣
“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这是2004年何泽慧90大寿时她的老同学、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为她写的诗。何泽慧一生痴迷科学,无论是在逆境还是晚年,都不曾放弃对于科学的追寻。
晚年的何泽慧仍坚持去高能物理研究所上班,直到92岁,一日不落。中关村有一趟班车,她就每天乘坐班车去工作。所里准备给她配一辆车,但她不接受特殊待遇,要求和年轻人乘一样的交通工具。她82 岁那年,去云南出席宇宙线会议,在从昆明转往大理时,她坚持和大家一起坐夜间长途卧铺汽车。
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安详离世,享年97岁。欧洲核子中心的《快报》期刊在2011年度最后一期刊登了长篇纪念文章,称很多女物理学家怀有抱负,只是没有人再像居里夫人那样获得世界声誉,从而较少为人所知,何泽慧就是其中之一。她热爱她的祖国和科学,并成为两者的象征。这是国际同行对何泽慧一生贡献和品质的总结。 (杨金凤)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11月2日电(记者周闻韬吴燕霞)据重庆市卫健委通报,11月2日,重庆市九龙坡区报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李某,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