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中国考古学书单(上)
编者按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一百年来,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现代考古学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主持了许多重大的考古活动,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推动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上古史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近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是对百年考古学的纪念和总结。特此精选若干现代考古学相关著作,择要列出,以飨读者,也是对百年考古学的一个简单回顾。
旧石器时代之艺术
作者:裴文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从有人类以来,艺术始见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在末期以前,艺术作品是没有的。这种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这种作品是真正老字号的古物。今天我们读到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的这部著作,恍然发现,原来在几万年前,我们的远祖就有了了不起的艺术。他们的作品是今天人们的艺术的开山。本书更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图文相参,对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艺术做出了精当的描述。
裴文中,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
诞生100周年纪念丛书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简介:这套丛书包括《河南史前遗址》《巨龙与洋人》《中国北部之新生界》《从极地到中国——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传》《仰韶文化与酒》《仰韶之美——仰韶文化彩陶研究》《圣地百年——仰韶村遗址发现百年纪事》《渑池县文物志》等,共八册。本套丛书内容翔实,从多个方面详尽叙述了仰韶和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安阳
作者:李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本书是作者在79岁高龄时撰写的其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的。该书堪称对殷墟10年考古史的全面总结,更是作者对中国甲骨文考古史的全面回顾。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详细介绍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对殷墟的挖掘和研究,并据此阐述了自己对中国上古史和古史传说的一些深层思考。
李济(1896—1979),20世纪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史学家。一生活动以主持我国近代考古学第一次田野工作——山西西阴村遗址发掘和领导河南安阳殷墟十五次考古发掘最为著名,其为近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考古学的奠基做了重要的开拓工作。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
副标题: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作者:李光谟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简介:他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第一位享有世界名望的考古学者。他所主持领导的西阴村、殷墟和城子崖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考古界的中坚力量。他所主编或负责总编的考古学专集、报告集、期刊,都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必读之作。
李光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资深翻译家,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子。他是新中国第一批成果丰硕的高水平资深专业外文工作者,主要从事俄文、德文翻译工作。
夏鼐日记
副标题:夏鼐考古笔记作者:夏鼐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介:他是中国第一位埃及学专家,他是李济主持安阳殷墟发掘时挖小墓的大学生,还是定陵、马王堆汉墓等重要考古工程的现场指挥者。长期以来,他的日记既记载了国内外学术界重要的人物事件,又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坛掌故、风土人情。是了解我国考古学史极其珍贵的资料。
本书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世民与夏鼐子女夏素琴等共同整理,全书10卷400余万字。
小屯、龙山与仰韶
作者:梁思永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本书是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的学术成果汇编,共收入七篇论文,包括《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远东考古学上的若干问题》《昂昂溪史前遗址》《小屯、龙山与仰韶》《后冈发掘小记》《热河查不干庙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梁思永,梁启超之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
作者:徐中舒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简介:1947年中研院第一届院士评选,徐中舒先生以“用古文字与古器物研究古代文化制度”之重大贡献获得候选人资格,本书以“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为题,酌选徐先生在古器物研究方面的经典文章《耒耜考》《古代狩猎图象考》《古代灌溉工程原起考》《说尊彝》《论古铜器之鉴别》等,重编一册,收入丛书。
徐中舒,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以后更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古文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证据法”。
(师铤整理)
新闻推荐
日前,重庆新命名21个单位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昌红色家园“榜上有名”。此次也是荣昌继张培爵纪念馆、喻茂坚纪念馆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