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辗转大半个中国,只为目睹神舟十三号升空那一瞬 那些来酒泉追火箭的人

齐鲁晚报 2021-10-16 05:09 大字

酒泉发射中心附近的观看点支起了多顶帐篷。付铁军供图付铁军和老伴在房车里喝茶,等待火箭升空那一瞬。郭春雨摄酒泉的10月,夜晚的温度已经低到了零下,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戈壁滩。在酒泉发射中心附近的观看点,成排的帐篷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冒了出来。

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集合。他们样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却在这里获得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追火箭的人”。

这一夜,注定无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郭春雨荆新年

第三次到酒泉终于圆梦 退休工人感叹“撞大运了”

付铁军觉得自己这次“撞大运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在2021年10月中旬发射的消息一经发布,他就想着“出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赶上火箭发射。

远行的时间选在10月13日的下午。

跟老伴简单商量了一下——实际上都不用商量,退休后俩人经常一起出去玩,旅行的目的地早就心有灵犀。带了点食物,带上家里的狗狗“三万”,付铁军从北京向着酒泉出发。

付铁军是军人的后代。退休前是一位工人,勤勤恳恳了大半生,一直极为勤俭,但退休后反而“挥霍”了最大的一笔钱:买了一辆房车,带着老伴去旅行。家庭旅行团的另一位成员“三万”,是一条被前主人抛弃的拉布拉多,在被付铁军收养后,也成了家里的一分子。这些年,跟着付铁军去过新疆,去过东北,也算得上“见多识广”。

好运气降临。在出发的路上,付铁军看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在16日凌晨0点23分发射的消息——只用了一天,他就把车开到了酒泉。

“这是我第三次来酒泉,这一次终于能看到火箭发射,圆了我一个心愿。”付铁军说,前两次来酒泉,都没有赶上火箭发射,这次神舟十三号近在眼前,他将注定“不虚此行”。

到达火箭发射观看点的时候,已经是15日晚上7点,薄暮笼罩了酒泉。距离观看点几公里外,蓝白色的发射塔架在静静等待——五个多小时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从这里,开启这次激动人心的远行。

这是一次注定将载入史册的远行。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如此阐述神舟十三号此次远行的意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我想说的是,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方将继续加大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一个月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刚刚凯旋。一个月内两次逐梦航天,“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太空敢于追梦、勇于探索、永不止步的科学探索精神。”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

付铁军今年70岁,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奋斗者,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航天梦,他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航天梦,是强国的梦,是父辈在战争中憧憬的梦,也是他幼年读书时描绘的梦。如今,人生已到古稀——能够亲眼见证到神舟飞天,这不仅是圆自己的梦,更是圆父辈的梦。

各地的车牌在这里汇聚 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激动”

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的时间临近,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观看点。

大巴车首尾相衔,一辆辆接连驶来;全国各地的车牌在这里汇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询问在场观众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激动”。

在镜头里,从湖北襄阳赶过来的静静摁着胸口说,自己是聂海胜的老乡,从聂海胜成为神舟六号航天员的那一刻起,飞天梦就刻在了每一位襄阳人的心中。这次神舟十三号发射,自己能够为宇航员们送行,感觉意义非凡。

对着记者的镜头,她向老乡聂海胜发出了邀请,“等回襄阳,我们请你吃牛肉面!咱们襄阳的牛肉面最好吃!”

在观看的汹涌人群中,来自青岛的赵蒙(化名)可能是曾经最近距离观看神舟系列飞船的人。作为工程师,他曾经受邀参与神舟系列的发射计划,后来因为工作单位变动的原因,没能够到现场见证发射。

“这次过来,就是想亲眼看看现场。”赵蒙说,“每一个能参与其中的人,感觉应该都一样,就是何其有幸。”

在现场,还有很多专业的“拍客”,前来拍摄神舟升空的壮丽瞬间。“拍客”刘飞的镜头里,有内蒙古阿拉善的星空,有戈壁滩倔强的胡杨,还有海南的椰林和潮汐。这次为了追火箭,他辗转几千里路程,从飞机换汽车,汽车再换飞机,几乎跨越大半个中国,从广州辗转到了酒泉。

刘飞尤其喜欢拍摄星空,长长短短的镜头,是他探索星空的“眼睛”。

他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星空,“小时候经常躺在屋顶上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尽管幼年时的刘飞并不了解星空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无穷遐思令他沉迷其中。

长大之后,刘飞成为一名拍客,每年会带团带着客人去拍摄星空——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刘飞却甘之如饴。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不止一位拍摄火箭的人告诉记者,成为拍客,是因为星空很美。

而这,也正是人类要探索宇宙奥秘的原因之一。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载人飞船,是人类近距离“看”星星的眼睛。

观测点挤满“追火箭的人” 飞船里坐着“摘星星的人”

“5、4、3、2、1”,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在地动山摇的欢呼呐喊声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腾而起,大地在那一瞬间跟着颤动起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拉出一道明亮的尾迹云,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升入了天空。

在这颗星星之上,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在乘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作为三位航天员中唯一一名女航天员,这不是王亚平首次出征太空。2013年,王亚平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当年6月11日17时38分,她和聂海胜、张晓光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并于6月20日上午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时隔八年,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80后”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

对于此次航空旅行,王亚平形容为“出差半年”。按照此次的时间推算,除夕夜,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会和大家一起守岁,在第一时间把来自太空的祝福送给祖国。

此前,王亚平透露,出发前她和5岁的女儿互相布置了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新闻推荐

打造“懂产业、会招商、干成事”的经信品牌队伍

本报讯2021年度市直单位“满意科长大家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满意科长大家评’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活动,得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