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是什么让生态建设有点虚

潍坊日报 2021-10-09 08:20 大字

◎孟繁哲

山体裸露,满目疮痍;矿坑巨大,道路泥泞;不时穿梭而过的卡车,长期超范围、超总量将废石堆放在堆场中……近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吉林省发现,地处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市对矿山开采管控不力,5个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本次公布的长白山矿区生态破坏问题,是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布的典型案例之一。除此之外,从嘉陵江南充段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到中国黄金集团河北金厂峪矿业公司露天开采,再到湖北省孝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长期积存……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的多个生态环境破坏案例,令人痛心;相关地区的生态修复久拖不决,令人揪心。这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漠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归根到底是地方政府发展观、政绩观的扭曲。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当两者发生矛盾时,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更何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者决不是对立的。如何实现转化,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各级领导干部只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就能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类似长白山生态破坏的问题久治不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地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不实,不担当、不作为、不碰硬。本次督查发现的情况,有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不实施,修复计划不落实;也有企业环境修复跟踪督办不到位,各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监督合力;更有甚者,在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审核有关申请把关不严、有意“放水”。对于这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必须加以坚决纠治,否则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推动绿色发展不怕“硬骨头”“老大难”,就怕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监督宽松软。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截至9月19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约谈干部306人,问责干部218人。这显示了中央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坚强决心,也为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绿色发展,人民群众是最终的“阅卷人”。一些领导干部切莫抱有“督查一阵风,躲过就轻松”的侥幸心态,而应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唯有如此,才能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人民日报评论)

新闻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并非无名之辈

本周四,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成为今年的诺奖得主,古尔纳出版了十部小说和许多短篇小说,但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