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雄郭瑞祥: 百年足迹 丈量初心
共和国功勋人物
他是谁
16岁那年,他投身革命。戎马生涯几十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0余次,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革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离休时,他已是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女,这种作风逐渐成为了家风。
他就是战斗英雄、而今101岁的老人——郭瑞祥。
他的功勋
七七事变爆发后,郭瑞祥担任地下工作者,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为我军收集了大量情报。他积极在群众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还在1939年组织带领40余人光荣参军。
1946年9月,时任东明县独立营政治委员的郭瑞祥带领150余名战士向敌军发起进攻,由于消息泄露,敌军增援1000多人将队伍包围。危急时刻,郭瑞祥挺身而出,带领着由党员、干部等组成的突击组,打得整个敌军全线崩溃。
作为军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7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他的名言
“我要时刻擦拭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让它沾染一丝尘埃。”
他的故事
2021年6月29日,101岁的郭瑞祥身着绿军装,坐在轮椅上,在亿万观众注视的目光中,光荣获授“七一勋章”。领奖结束后,郭瑞祥选择留在北京,他坚持“要和祖国一起庆祝党的100岁生日,要离天安门更近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郭瑞祥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
信念坚如磐石的革命战士
年仅16岁时,郭瑞祥便投身革命。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参加大小战役战斗十余次,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革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1940年5月,在鲁西南一个叫肖渠的地方,日军兵分两路发起进攻。时任新三旅八团一营一连指导员的郭瑞祥,带领一个排迂回到敌人后方,突袭了留守的日军。“我命令战士架起机枪向日军扫射,当时留守的日军连死带逃,我们乘胜追击,缴获了十几匹日本战马、一批骑兵步枪和一挺歪把子机枪,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郭瑞祥回忆。
1946年9月,时任东明县独立营政治委员的郭瑞祥带领150余名战士向敌军发起进攻,但由于消息泄露,敌军增援一千多人将队伍包围。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所有战士都水米未进,多次突围失利。危急时刻,郭瑞祥挺身而出,带领着由党员、干部等组成的突击组,一只手持驳壳枪,一只手拿马刀,第一个冲出去了。“我一冲,战士们也都冲上去了。敌人一见到这场面,像兔子一样,连枪都不拿就跑了,整个敌军全线崩溃。”
1937年3月,郭瑞祥在战乱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之后,这位农民的儿子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意志,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考验,从未动摇。
“七七事变”爆发后,郭瑞祥担任地下工作者,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为我军收集了大量情报。他积极在群众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扩大党的队伍,还在1939年组织带领40余人光荣参军。
1950年初,他负责对起义部队进行教育,在随时可能发生反叛暴动的情况中,完成了对官兵的改造,并很快把他们分编到了正规的解放军部队,充实了我军力量。
矢志坚守初心的家庭标杆
郭瑞祥家的房间布置“年代味”十足,角落里的“飞人牌”缝纫机被郭瑞祥从贵州带到大连,这个已经使用了60多年的老物件,机面上早已凸起一块块皮,坏了的地方胶带贴了一层又一层,但他仍然舍不得扔。
客厅里最惹眼的装饰品莫过于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根雕,这是他自力更生的产物。郭瑞祥的四女儿郭惠丽说:“早些年,父亲腿脚儿还很灵活,自己到后山上刨树根,一眼就能看出能做个什么,回到家就开始雕刻打磨。”
手艺精巧的郭瑞祥还是个做木工的好手,家里的椅柜沙发等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的。30多年过去了,一桌一椅,都深深标刻着岁月的印记。
离休多年,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在部队艰苦朴素的作风。平时,衣服破了就自己缝缝补补,再接着穿。
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他的言传身教在无形中影响了子女。优良家风就这样在生活点滴中形成。
“我们小时候背的书包是父亲用旧军雨衣做的,穿的衣服和鞋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郭惠丽说,“父亲的一言一行,我们耳濡目染,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到应当守护并传承的宝贵财富,那是我们家的“红色养料”。”
尽管离休时,郭瑞祥已是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却从未利用职务之便帮衬家人,谋取私利。郭瑞祥的六个子女中,有五个曾参军入伍,转业、复员到地方后,成为普通工人,两个儿子下岗后都自谋职业。
郭瑞祥给儿孙们立下一条家训:永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没有共产党员克服不了的困难。
政治本色不褪的离休干部
离休之后,郭瑞祥坚持理论学习,相关书籍翻了又翻,他认为只有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才能始终在政治上跟紧时代的步伐。
随着年龄增长,原先戴老花镜看书的郭瑞祥,现在右手还得拿着放大镜。
郭瑞祥心系党、国家和军队事业,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晚饭后他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从报纸关注到的新闻和照片,他都工工整整地剪下来,贴在一起。
在党84年,郭瑞祥非常珍惜党组织给的各种荣誉。不同时期获得的勋章,他常拿出来小心擦拭。“我要时刻擦拭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让它沾染一丝尘埃。”
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孙子郭宇光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郭宇光说:“爷爷经常和家里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时不时还会出题考考我们!”综合新华社等
百岁医者辛育龄:
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共和国功勋人物
他是谁
他,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他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
他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又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他就是中日友好医院的首任院长、百岁名医——辛育龄。
他的功勋
他创造了一根针麻醉的“神话”。1970年,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
他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麻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1979年,辛育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68岁时,他又同瑞典科学家合作创造了电化学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不开刀就能局部杀灭肿瘤细胞。
获国家级科技奖8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人员等荣誉称号……
他的名言
“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他的故事
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放在人的一生,却可以厚重而宽广,“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他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又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做白求恩式的医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择一事,终一生
辛育龄的从医选择,与白求恩有着不解之缘。
1921年,辛育龄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抗战之初,战地医务人员匮乏,十几岁的辛育龄被抽调去冀中军区卫生部学医。1939年,他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
由于遭遇敌人残酷扫荡和严密封锁,转移到白洋淀的医疗队仅有的食物藕和鱼虾因缺盐而难以下咽。担心白求恩的健康,经请示党支部书记,辛育龄拿出药箱里的一点精盐给白大夫做鱼用。不料,白求恩大发雷霆,严肃批评他违反纪律。辛育龄深感震撼:白求恩大夫把伤员的生命和健康看得远比自己重要。
耳濡目染下,辛育龄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1939年7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上山采药制成抗疟药片、研制出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解除战士疾苦,到报考党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在战火中走上医学道路,一干就是一辈子。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
1956年,辛育龄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个能够改变人生际遇的机会向他招手:留在部队可以当军官,专门接诊军队病员。但他一心想为更多病人做手术,便毅然选择了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组建胸外科。
从1958年到1980年,他牵头举办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出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他还经常亲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指导40多所医院建立了胸外科。1954年到2004年间,他共完成胸外科手术1.5万多例!
一个医、教、研合一的胸外科体系逐步成型,一所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也在首任院长辛育龄的主持下成功筹建。
一根针麻醉的“神话”
要让曾经几乎空白的胸外科迎头赶上,辛育龄日夜思索着一切减少患者痛苦的方法,向各种“未知”发起挑战。
有人说开胸手术创伤太大,不适宜做针刺麻醉。为了探明效果,辛育龄竟在针麻状态下实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胸部手术需扎16针,由4个大夫在术中不停地捻动。“这么复杂的操作,如何能够推广?”辛育龄用镊子夹自己的皮肤,运用优选法对每个穴位进行痛阈测试,终于在前臂外侧找到了镇痛效果最好的穴位。
1970年,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要求参观这一手术。访华团成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而且病人全程神志清醒,平静自如。
辛育龄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麻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针麻手术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70年代,肺移植手术刚刚起步,很少有国家从事这方面研究。1979年,辛育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68岁时,他又同瑞典科学家合作创造了电化学(直流电)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不开刀就能局部杀灭肿瘤细胞。这项技术也推动了后来放疗技术和消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辛育龄获国家级科技奖8次,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人员等荣誉称号……直到因腰椎问题再也站不起来,他才不舍地告别了他日夜战斗过的手术台。
上世纪80年代,中日友好医院开院后不久,辛育龄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做了一名普通外科大夫。
不少已被放弃的危重、难治病人,却因辛育龄尽力收治和精心疗护获得新生。“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胸外科年轻医务人员一直记着辛育龄经常和他们说的话。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办公室就我一人,门“吱呀’一声开了,悄悄进来的男生,是尹安康。我以为他是来咨询语文复习的。尹安康一脸笑容地问:“老师,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