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防疫“一米线”入法更要入心

老年生活报 2021-02-24 08:36 大字

[摘要]法治评论

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会看到涉及公民隐私的公共服务窗口,都划有警示人际距离的“一米线”标志,比如银行、机场、车站、政务中心等。伴随疫情防控需要,“一米线”又被赋予了保持社交距离的 “防疫”功能。

作为守护安全健康和文明秩序的重要举措,“一米线”还被北京、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更让其具有了不能随意逾越的法治约束力。

相对于遵守金融机构设定的“一米线”警示,彰显出尊重公民隐私、不随意窥视他人秘密的“文明”素养,恪守保持社交距离的“一米线”要求,则更具维护疫情防控大局、保障你我他健康的重大意义。

自前年疫情发生后,就有研究表明,当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新冠病毒就会通过飞沫传播排到空中,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就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由于重力作用推动,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故此,保持社交距离的 “一米线”,就成为有效防疫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疫情未结束、防疫不放松的当下,“一米线”就是警钟长鸣、不容逾越的规矩线。

对于疫情防控,它就是安全线、健康线,一米距离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对于日常生活,它就是规则线、文明线,丈量着人们的文明程度,检验着公民的道德素养;一旦写入法规,它更成为法定义务、法治红线,守法是本分,违法必得究。 郑桂灵

新闻推荐

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预计逾3万亿

2月17日游客在上海豫园景区观赏民俗灯会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报告分析,2021年居民出游意愿将保持在85%以上,旅游市场复苏步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