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探访石家庄火车站:如何保障返乡人员顺利回家?
春节临近,不少人都想回家过年。但由于疫情原因,返乡过年带来的人员流动存在潜在的风险,各地也纷纷倡议“就地过年”。对于家乡在石家庄的人来说,更需要评估返乡的必要性。如确有必要返乡,需要做的功课也不能落下。昨天(25日),总台央广记者谭朕探访石家庄火车站,确实有迫切返乡需求的石家庄市民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才能顺利回家?石家庄火车站如何保障旅客安全回家?
石家庄各县(市、区)都在此设立接待点
均要求出具核酸报告和社区村庄接收证明
自1月6日起,石家庄对火车站实行临时性严防严控措施,所有乘客一律暂停进站乘车。昨天(1月25日)记者来到石家庄火车站发现,目前,石家庄站进站口仍未开放,4个出站口只开放了一个。所有旅客在抵达后都会被工作人员引导至火车站西广场的地下出站大厅。
出站大厅
在出站大厅,记者看到,石家庄市的各县(市、区)都在此设立了接待点,负责登记和接返安置。各接待点的排队登记通道被警戒带隔开,地面上贴了一米间隔标识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离。各接待点前放置了醒目的标牌,旅客出站后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目的地的接待点。各县(市、区)在出站大厅设置的接待点
在石家庄市裕华区接待点,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乔欣正忙着为刚下车的旅客登记信息。乔欣介绍,对于目的地是裕华区的旅客,他们会详细了解旅客返回石家庄的原因,检查身份证件和证明材料,并进行信息登记。办理完成后,他们将统一安排车辆把返回人员送到目的地。乔欣:我们在这边首先要看旅客72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的证明,要看有没有社区接收的证明。体温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就给旅客做好登记。然后安排车送到他所在小区的门口,到小区门口他直接出示出入证,就可以进小区了。
在井陉县接待点,工作人员介绍,井陉县是石家庄低风险区,而火车站所在的桥西区是石家庄中风险区,保险起见,返回人员回到井陉县后需要先到井陉县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
井陉县接待点工作人员:需要具备72小时的核酸检测报告,身份证、车票、接收证明,然后登记。主要是登记身份信息、姓名、来源地、去向地、是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车次信息。他们回家以后去县医院做一下核酸检测,各乡镇就可以把他们带回家了。
记者发现,接返的具体条件各县(市、区)的要求虽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要求返石人员出具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社区村庄的接收证明。这也需要返石人员提前和社区村庄取得联系。
有学生为返乡准备十多天
戴着护目镜、穿着防护服,刚刚从天津回来的小王在排队人群中有些显眼。她说,在天津求学的她为了这次返乡旅程准备了十多天。她告诉记者,放假后就一直在跟社区沟通。
王女士:1月8日,本来说要回来,跟社区联系,后来突然疫情又严重了,就没有再回来,就一直保持着联系。
记者:然后社区这边给你什么建议?
王女士:建议尽量是不要回来,但因为我是学生,在那边也没有可以待的地方,考虑到是过春节,后来社区是说拿核酸检测报告就能回来。我昨天去做的(核酸检测),今天拿的报告,就赶紧买票回来了。
工作人员在登记、核实信息
在鹿泉区接待点,工作人员陈凯正在统计排队人群的住址,提前调度接返车辆,减少旅客等待时间。他说,按照防疫要求,从低风险地区返石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天。陈凯:我们鹿泉区因为是挨着主城区特别近,到这儿以后,我们打电话让各个乡镇过来接,到家居家隔离14天。
车站设置临时核酸检测点
6-8小时可出结果
记者了解到,平日里日客流量数万人的石家庄站现在日客流量只有2000人左右,但是这也给车站带来了很大的防疫压力。石家庄市公安局公交站前分局工作人员邢蓉介绍,为避免旅客办理接返时出现滞留、聚集,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
邢蓉:我们都要求按地面上设置好的一米线进行排队,出站之后尽量不要在大厅的中间位置聚集,先引领到各自的接待点。一般达到待车人数之后,他们就会统一接返,不会在接待点这个地方长时间等。我们公安民警和县市区人员共同来协调维持现场的秩序。
各县(市、区)停车位置
此外,车站还设置了临时核酸检测点。邢蓉介绍,如果旅客无法提供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以持相关证件到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6-8小时可以出结果。邢蓉:所有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出站人员可以在临时休息区域等待结果,到时候会有咱们工作人员到现场,通过叫名字的方式,让相应的人员取结果。
邢蓉说,今年情况特殊,呼吁大家就地过年。确实有迫切返乡需求的市民务必严格做好防护,并遵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和规定。
邢蓉:建议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地过年,能不返乡的先克服困难暂时不要回来。如果您确实有这个方面的需求,有特殊困难必须要回来的,一定要提前跟所在的社区还有乡镇进行联系,看能不能接收您。可以的话出具接收证明之后,到了火车站再按咱们的工作人员要求,到指定区域进行接返就可以了。
(原题为《记者探访石家庄火车站:返乡人员如何顺利回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陈书斌明朝“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古今谭概》中讲了一个由于无知和过于自信毁掉一件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