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控中心详解“流调是如何进行的”:细节决定成败
近期,上海先后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对于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的详细活动轨迹。上海流调工作人员又一次抽丝剥茧,大到调查对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了哪里,小到是否使用过公共厕所,所有细节流调人员都要一一还原。1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疾控中心流调相关负责人,详解流调是如何进行的。
“最重要的是早发现病例”
“在此次疫情处置中,最重要的是早发现病例,开展调查,进行处置。”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现场组副组长潘浩透露,此次疫情的处置如此迅速,得益于去年制定了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案,这套方案涉及到医务部门、海关边检、从事隔离点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发现病例和阳性检测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套筛查的方式使得及时发现两个医院病例。筛查结果提示这套系统发挥作用,尽早找到病人发挥作用。
“目前流调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方案进行。现在调查线索都摆在桌上,但还需要后续调查进一步补充。”潘浩强调,只有等到抽丝剥茧式的调查完成以后,才有可能给出一个较清晰的结果。
“细节决定成败”
不过,潘浩坦言,流行病学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白”们找到病人,找到轨迹,分析人与人的接触情况,人与物品接触暴露史,将上述情况综合分析,一步步精准还原真实场景,追溯病源,分析会传到哪里去。
“流调工作需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给你线索。”潘浩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流调工作的不易。
潘浩称,流调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言可能成为障碍。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有某省口音的大爷,他听不懂这位大爷说的话,后来找到一位和大爷同乡的同事,发现同事也听不懂大爷的话,后来在3000多人的流调队伍中寻找能听懂方言的人,最终才把流调进行完。
另外,对于行动轨迹的回忆,也让很多人觉得是个难题,流调人员需要病例精准回忆两周内发生的一些细节,包括去了哪些地方,怎么去的?有没有坐过出租车?使用哪个平台叫的车?坐前排还是后排?途中有没有戴口罩?如果碰到年轻人,流调人员会让年轻人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手机软件帮助回忆这些细节。年长的老人,特别是只用人民币付钱,疾控人员身边都会备着一本台历,对着日期进行提示,“比如接孙女是哪天?前一天后一天你在哪?”在流调过程中,也碰到过有人出于自我保护,不愿意透露太多,就通过家人、孩子来了解病例活动史。
病例到过的超市、饭店是如何锁定的?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综合组组长黄晓燕则透露,经历过去年的疫情防控,“大白”们能力过硬,上海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防控策略,策略包括几个维度,一是人员的风险程度从高到低进行划分: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一般接触者。第二个维度是场所维度,包括中风险场所,比如条件比较差的小区,要注意共用部位如厕所和楼梯间。还有一个维度是从去年总结出来的,就是人物同房,疾控人员进行采样工作,评判场所情况。
这几天公布病例到过超市、饭店,这些地方是如何锁定的?有些市民去过这些地方怎么办?
黄晓燕透露,对于涉及到的场所人员,首先是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要判断涉及到的人员是密接,还是密接的密接,其次协调地区相关部门一同协助。有些居民说他们到过这个地方,流行病学调查以后要进行研判,和风险筛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定位,逐一排查。并不是每个去过这个地方的市民都会进行流调,会根据情况分类,有些人只需给予相关提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为贯彻落实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稳岗惠企送温暖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苏府办〔2021〕11号)要求,苏州市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