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笔墨之间品年味

左江日报 2021-01-24 20:47 大字

□钟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日,天南海北的中国人,选择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欢度春节。在著名作家的笔下,也有不少关于春节的描写,有记录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精彩纷呈。

沈从文先生在《湘西过年》一文中,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过年的快乐场景。他写道:“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我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照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过年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真是其乐融融。

腊月初八吃腊八蒜、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团圆气氛。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是一幅活脱脱的老北京民俗风情画卷,给人一种振奋、喜庆、愉快、开朗的感觉。他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写道:“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这些优美的句子,欢快的场景,的确让每位读者流连忘返。

冰心先生在《童年的春节》一文中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人们忙年的习俗。她非常细腻地写道:“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他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地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看得出,冰心记忆里的年味是那样的芳香而甜美,浓郁而绵长,让人充满了向往,也充满了期待。

徜徉文学的历史画卷中,品读作家们对过年景象的描写,也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新闻推荐

上海检测冷链食品21万余件,7批次检出阳性、未流入市场

记者|杨舒鸿吉2021年1月24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透露,自去年11月16日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