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嫦娥”归来收获祝福未来一起去“挖土”呀

绵阳日报 2020-12-19 07:46 大字

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欢迎“嫦娥”归来

“祝福嫦娥!我们期待着欢迎你的归来。”

当地时间16日,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对嫦娥五号“回家”之旅持续关注,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多条更新。

“中国国家航天局找到了嫦娥五号!!!”当返回器成功着陆,欧航局控制中心发布消息时连用了三个叹号。

这样的关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早在嫦娥五号11月发射几天前,欧航局就在官网发文对这次探月活动以及中欧合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文章说,嫦娥五号将从月球带回大约2公斤月壤样品,这是44年来第一次。

1969年至1976年,美国和苏联曾先后上月球“挖土”。此后,人类再也没有从月球取样返回。

多国计划探月

近几年,各国对月球的探索热度和速度明显上升,纷纷计划奔月之旅。

本月9日,美国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阿耳忒弥斯”的宇航员团队名单。这项2017年正式宣布的计划旨在2024年将首名女宇航员和1名男宇航员送上月球,并于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可常驻站点,使其最终成为人类登陆火星的“中转站”。

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2018年3月宣布,计划发射“月球25号”探测器,重启从苏联时代算起已中止40余年的月球探测计划。同年11月,俄能源火箭太空公司公布了俄罗斯月球基地计划的建设路线图,根据该计划,俄宇航员将在2030年后登上月球。

印度曾于2008年10月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获得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印度第二个月球探测器“月船2号”于2019年7月22日发射升空,但当年9月7日其着陆器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时失联。

国际合作是主流

探月任务中,多国合作色彩已经愈发浓厚:探测器携带其他国家的科学载荷已成常态,许多探测任务背后也有不同国家的参与,对未来的设计构想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在此次嫦娥五号任务中,欧航局用其跟踪站网络向中方提供支持。此前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任务,不仅携带了中国的实验项目,还搭载了荷兰、德国、瑞典和沙特阿拉伯四国的科学载荷。

不少中外航天专家指出,目前国际合作已成为太空探索主流,如能集中全球智慧,可快速实现太空探索目标,化解技术风险,分摊经费,让各方受益。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一基本型由运行在月球轨道和月面的多个探测器组成。他说,基本型将具备月球科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的能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此前,中国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已与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初步达成共识,将共同牵头探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工作。(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下周一起,长江中路与金寨路交口北侧封闭

记者从轨道交通集团获悉,因三孝口区域排水改造和5号线方兴湖站过街通道施工需要,将对三孝口区域的长江中路与金寨路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