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钟芳

西安日报 2020-12-18 03:35 大字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作者: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因为喜爱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是我心中景仰的文学大师。她一生诗词创作不辍、才情卓著,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手头的这本《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再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和手稿信札,力求以多元视角呈现其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弘扬中华古典诗词之美。

“一世飘零感不禁,重来花底自沉吟。纵教精力逐年减,未减归来老骥心。”这是叶先生吟咏自身命运的诗章。叶嘉莹,号迦陵,本姓叶赫那拉。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学诗,大学受业于诗词大师顾随先生。后来,在多舛的命运中,她历经战乱、动荡、流离失所,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慰藉和力量,而她凭借自己对于中华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诗学体系,为中华诗词之美与中华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年漂泊海外的叶先生心系故园,晚年归国定居,持续创作、传承教学,并将自己毕生财产3600多万元全部捐赠,设立“迦陵基金”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的学识、气度与高尚师德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本书堪为叶先生言传身教的实录,以及阐述古典诗词之美的极佳读本。全书共分为“植本出蓬瀛”、“入世已拼愁似海”、“变海为田夙愿休”、“要见天孙织锦成”四部分,讲述了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以传承中华诗教文化为终身事业,历经坎坷而初心不改的诗词人生。四部分分别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开大学。每部分都由“叶先生自述”和“众说叶嘉莹”两大板块组成。其中“叶先生自述”行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先生对个人诗词作品的解读,勾勒出辗转台湾、波士顿、温哥华等地,而最后选择叶落归根,留在天津教书的丰厚人生。自述内容取自电影拍摄时的17次深度访谈及演讲,并结合《要见天孙织锦成——我来南开任教的前后因缘》《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等文补充而成。而在“众说叶嘉莹”中,每位受访者包括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名家,从不同的视角,将这位诗词大家跌宕起伏却溢满诗意、历尽劫波而冰心犹存的一生,以及她在各个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娓娓道来。因此,本书中所呈现的叶嘉莹,是纪录片镜头中的叶嘉莹,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他人为镜映射出的一个真实而丰盈的叶嘉莹。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中的句子。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就宛然在手。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又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本书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也试图回溯“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可以说,叶嘉莹是为诗歌而生的,她不仅以研究教授古典诗词为业,更是把人生的境遇及情感的真挚都用一首首诗词记录下来。她先后出版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等专著近20种,《叶嘉莹作品集》20余册,《迦陵文集》10册,“迦陵说诗”“迦陵说词”等系列,皆展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与西方理论学养,引来好评不断。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这位“诗词的女儿”对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坚守和传承令人动容,她所散发的“弱德之美”彰显出她一生的诗词美学以及人生哲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女性的传记,更是以古典诗词之美,荟萃中华传统文化、观照当下的精神史诗。徜徉书香间,让我们有幸走近这位文化长者,重温那些古典的温馨情怀,对我们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境界是大有裨益的。

新闻推荐

从裸眼3D超级屏看城市人居空间新标杆

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大屏,被称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巨幕大屏,一个月近300万美元的广告费用,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广告牌之王。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