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 后辈学人详解“文化昆仑”学术人生
后辈学人详解“文化昆仑”学术人生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内页。
王水照著《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今年(2020年)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很多出版社纷纷用出版或再版纪念钱锺书。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钱锺书选唐诗》,三联书店再版《钱锺书集》,中华书局推出了王水照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等等。
随钱锺书治学工作18年无师生之名,有师生之实
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与钱锺书亲密来往38年的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以学者之心体悟“文化昆仑”,认为钱锺书学术成就大量保存于手稿中,博大精深,但难于着手,迄今尚未得到充分开掘,实为学界之憾。作为钱锺书的同事、朋友、同行,对于钱氏学术究竟有无体系、钱锺书与陈寅恪观点碰撞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以亲身见闻,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阐释。
此外,钱锺书的为人风度,从闲谈中感受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钱锺书参与《毛泽东选集》英译过程点滴,钱锺书的《西游》情结,钱锺书至少看过三遍《全宋词》,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等等,也都甚有看点。
王水照1960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在该研究所工作18年间,跟随钱锺书治学和工作,“承他耳提面命,不弃愚钝,对我的成长花费不少心力,他是我学术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1978年春,王水照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虽与钱先生分隔京沪两地,仍不时请益,常得教言。王水照后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五十余年,建树卓著。他与钱锺书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始终保持密切来往。他对钱先生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作为宋代文学领域的一流学者,王水照教授的治学之路深受钱先生启发,也更能贴近体悟钱氏治学理路。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以往来书信和亲身见闻、影印手稿、档案文献等为论述依据,对多种误解做出有理有据的辩驳。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精辟解读与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多有一手材料和独家见解。其中如钱锺书审稿意见原文、在日本讲座内容的手稿等罕见资料照片,均系首次完整公开,当可推动进一步研究。
钱氏著述“没有系统”?其实著作精彩纷呈理在事中
据王水照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自序中透露,2006年,一位研究宋代文学卓有成就的朋友给他来信,郑重而认真地对钱先生学问提出全面质疑。信函多达四页,畅所欲言,略无避讳,“自来与兄坦诚相见”,令他十分感动。“他讲了六点意见,概括起来是两条:一是钱先生只是资料罗列,知识堆积;二是缺乏思想,更无体系,‘纵观全部著述,没有系统’。这两条实是互为表里、互证互释的。我一时无力作答,延宕至今,有愧朋友切磋之道。但在我以后所写有关钱先生的文字中,内心始终悬着这两条,循此而与他进行讨论和探索,只是没有明言罢了。这次编集本书时,我踌躇再三,决意全文公布钱先生给我的一封论学书简和两份学术档案,也是为了继续讨论和探索这两个问题。”
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王水照不吐不快,这样给予回应,“钱先生存世的文化遗产可谓洋洋大观,怎么成了‘纵观全部著述,没有系统’的思想碎片的汇集?这是我的困惑和焦虑。”
1998年,在悼念钱先生的《记忆的碎片》中,王水照写道:(钱先生)没有给出一个现成的作为独立之“学”的理论体系。然而在他的著作中,精彩纷呈却散见各处,注重于具体文艺事实却莫不“理在事中”,只有经过条理化和理论化的认真梳理和概括,才能加深体认和领悟,也才能在更深广的范围内发挥其作用。研读他的著述,人们确实能感受到其中存在着统一的理论、概念、规律和法则,存在着一个互相‘打通’、印证生发、充满活泼生机的体系。”
这段文字写于钱先生逝世后第三天,王水照说,“似乎给我自己定下了一个努力的目标。虽然也作过一些谋划,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都未能完成,愧悚不已。也曾试图从《宋诗选注》的‘四种读法’、由《容安馆札记》梳理钱先生的南宋诗歌发展观、‘晚唐体’是把握南宋晚期诗歌风格的核心概念等个别角度展开讨论,都未能从全局上解决问题。我想可以扩大思路,从多种角度去探讨所谓‘体系’问题。”
以钱锺书《管锥编》为例,这的确是一部将诸多中西篇章和典故片段汇集成为一股集知识、史观、诗情为一炉的论述,不是系统论著。1962年钱锺书读《拉奥孔》时曾写下读后感:“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容易被忽视和以往,也就越需要收拾和爱惜……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
他自己的话,或许是最好的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宋徽宗》:帝王的错位人生
宋徽宗在中国既家喻户晓,却又面目模糊;空有“出圈”级别的知名度,却缺乏清晰的“人设”属性。这也吸引众多作家渴望走近这个人物的内心,厘清他的面貌。11月29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宋徽宗: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在杭州举行首发仪式。《宋徽宗: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作者王霄夫,知名插画艺术家、央视《国家宝藏》《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国宝守护人叶露盈等人,就作品中呈现的北宋历史和宋徽宗的人物命运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谈。
在《宋徽宗: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中,作者王霄夫以奇幻的笔法对宋徽宗的一生做了宏阔而深入的全景描述,书中李师师、周邦彦、李清照、张择端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真实与梦境的交错推动着一代帝王的命运走向,将宋徽宗赵佶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和北宋王朝最后的繁华与倾覆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出镜外,书中还设计了虚拟线索人物“落杏儿”,宋徽宗一直想找到“落杏儿”作为入画之人,完成其绘画作品《东南美人图》,正是这一条故事线推动了北宋由繁华走向倾覆的过程,而“落杏儿”其实也是对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审美追求的隐喻,其艺术追求与王朝命运的冲突性,再次点题“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即空有一身艺术才华的赵佶其实并不是掌管朝政的最佳人选,这位艺术天才的人生从成为帝王的那一刻起,就发生了错位。
宋徽宗一生钟爱无数的女人,花魁娘子李师师、东南女子落杏儿以及后宫无数的美丽嫔妃,还有他生养的众多金枝玉叶,他都爱她们,希望她们幸福。但他的“轻佻亡国”带来的最直接的伤害,恰恰是这个他深深爱着的女性群体,这才是更为巨大的悲剧感和无力感。当中尤以茂德帝姬幼年的天真烂漫与成年后的不幸对比为代表。
作者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姿态书写着这样一种令人绝望的宿命。宋徽宗身边的众多女性,她们是那个时代的风华,时代毁灭,她们的风华也迅即被粗粝的风沙尘土所侵袭、掩埋。这种悲剧感和宿命感,这种对女性命运的挂怀,是王霄夫小说一以贯之的视角。
除了在内容上精心打磨,为了契合作品的古典气息,出版社还特邀著名插画艺术家、绘本《洛神赋》作者叶露盈绘制封面及长折页《神游东南梦》,根据书中徽宗神游东南的情节,将其东南梦境绘制成长卷,并将“春绪机密”“夏夜参斗”“秋意迷离”“冬祀天运”四部曲所暗藏的人物命运镶嵌其中。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他沿着老城的一条巷子慢慢挪动着脚步,每走一步,就如扯起了树根,很痛,严重时,痛得龇牙咧嘴。他患有痛风症,脚背上长满了痛风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