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嫦娥五号“启程回家”

成都商报 2020-12-05 02:50 大字

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号月球表面国旗展示照片 新华社发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专家介绍,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此外,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

在完成采样任务上升起飞前,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同时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

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嫦娥五号携带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重量仅12克,需要在1秒钟内完成展示动作。

一面登上月球的国旗,必然蕴含着十足的科技含量。国旗展示系统技术负责人程昌介绍,科研团队在选材上花费的时间就超过一年,挑选出二三十种纤维材料,然后通过一系列物理试验,最终决定采用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还能保证国旗卷起时在正负150摄氏度温差环境下不会粘连在一起。

嫦娥五号上的国旗能够在月面实现独立展示,主要依靠国旗展示系统辅助。国旗展示系统布置在嫦娥五号着陆器舱外,环境条件恶劣,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研制团队十年攻关,从系统设计、材料选用、加工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科学验证,一一攻破国旗月面展开难题,圆满完成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北京特困救助供养年龄延长至18周岁

民生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官网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保障工作。通知明确,对因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