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稻花香里说丰年

黄海晨报 2020-11-24 08:56 大字

宋丰年

家乡,我已经离开了太久。虽然距离相隔的不是很远,但是每次回老家时总是赶不上季节里最好的景色。况且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没能好好品味家乡的风物美景。这一次我特别感谢稻田文化节活动,让我能够细细地品味家乡,静静地赞美家乡。

汽车到达了天台山脚下的下元一村,望着蔚蓝的天空下那一片连绵的稻田涌动着金色波浪时,童年的田园景象,儿时的温馨记忆,突然间溢满了我的心海。岁月,总是在不经意间消磨着我们的记忆,甚至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痕迹。可是有一些东西,任凭时光流转,岁月蹉跎,却固执地存在于脑海里,永不丢失。

金秋十月,涌动的人流挡不住稻谷成熟后的缕缕清香,微风拂过脸颊,芬芳缠绕着我的思绪,沉醉的心慢慢地被乡恋凝聚成了一条长长的青藤,向着回忆延伸而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虽然他是描写黄沙岭夜景,但是那时候的我,在不知道江西上饶的稻田多还是涛雒的稻田多时,依然热切地认为诗人词中的夜景就是我面前的景象。

我不知道我们村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植水稻的,从我的记忆之初,稻田就是我生命里的一道风景。我家远离村庄,除了一条弯弯的小河和一片青翠的竹林之外,四周就是广阔无垠的田地。也许是因为气候,也许是因为水源,水稻就是我们周围村子里的主要农作物。我喜欢辛弃疾的那首词,也许就是因为这天时、地利、人和,让我的人生永远牵系着稻花香的千丝万缕。

我的父亲也是对辛弃疾的这首词情有独钟,并且受到了词意的启发,在我启蒙读书的那一天,我就拥有了“宋丰年”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作为女孩子的我,当时对这个名字很是排斥,因为许多的人都把我当成了男孩子,在那种被人质疑的尴尬里,我特别想把名字改掉,却畏于父亲的威严,总是没有勇气跟父亲说起。

时光荏苒,在我慢慢地成长中,我明白了父亲当年给我取这个名字时寄托的美好愿景。而后来,在越来越多的人赞誉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更加感动父亲当年的远见。

种植水稻是我脑海里最浓的记忆,它贯穿了我的童年、少年,甚至于青年时光。我最喜欢的是稻花,花苞很小,白色的小花一穗穗的,很淡很淡的清香,一阵微风刮过,田间的水面上就落满了白花花的小花瓣,像雪花飘飘的样子,很是迷人。尤其是雨天,蛙声在雨幕里此起彼伏,飘飘洒洒的雨点打落了白色的稻花,它们游荡在田间,浑然一体的画面铺开了孩子们的乐园。花期过后,那一粒粒青稞在不经意间悄然缀满,慢慢地越来越鼓,渐渐地饱满……

每年的金秋十月,我们那个孤零零的家就被那一望无垠的金灿灿的稻田层层地包围在其中,像一个金色的童话部落。

在走进稻田文化节之前,读过一首《浣溪沙·江北日照小江南》的诗词:“日照海滨有稻田,秋来景色赛江南。金黄一片接南山。有紫有橙如画绢,风吹原野浪花翻。红颜埂上看鸡冠。”今天,当我身临其境,轻轻地拨开了这一片平铺而来的金色时,更是感叹诗人敏锐的心神,完全洞悉了稻田文化的精髓。

置身在这一片连绵不绝的金色海洋里,让我们流连忘返。“稻花香里说丰年……”那阙诗词蓦然在我的脑海中溢出,我一字一句地轻轻念着,稻田在这明媚的阳光里,渲染着丰硕的喜悦,而我的乡恋情愫,也在稻田文化节的涌动不息,感动不止。

新闻推荐

李炳军任贵州省代省长

新华社贵阳11月24日电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月24日决定,接受谌贻琴辞去贵州省人民政府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