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军用大头鞋 流 年
张长国
冬天到了,翻检过冬的衣物,在一只旧鞋盒子里,忽然找到一双半新的翻毛军用大头鞋。这是父亲留下的,它陈旧的样式,瞬间勾起了遥远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退伍后,穿回一双军用翻毛大头鞋。在鲁西南贫困的乡村里,谁能有这么一双大头鞋,也是非常稀罕的。父亲身着旧军装,穿着一双大头鞋,背着背包回村时,立刻吸引了村人艳羡的目光。
大头鞋,硬橡胶鞋底,鞋面是浅黄色翻毛牛皮,鼓鼓的,据说里面衬的是钢板。鞋腰是军绿色的帆布,内里是白色的绵羊毛,配上粗粗的鞋带,给人的感觉非常威武,也有人把它叫做“踢死牛”。
大头鞋非常耐穿,而且非常暖和,父亲非常珍爱它。三九寒冬,大地龟裂,北风如刀。父亲穿上它,脚下就有了温暖。退伍后的那几年,父亲在县建筑公司上班,每天都和泥水打交道。这双不透水的大头鞋,让父亲少了冻脚之苦。
时间长了,鞋头的翻毛磨得没有了,变得发亮,父亲依然十分爱惜,穿过后总要趁着一个响晴的天,用刷子细细地刷去鞋上的泥,反复打量几遍,在阳光下晒透,再用报纸包上放好。现在想来,父亲爱惜这双鞋,就像《亮剑》里的战士王有胜刚穿上新军鞋时的样子。
有一年冬天,父亲的一位工友,因为没有厚棉鞋,把脚冻了。当时,父亲已确定调动工作,就把这双鞋送给了那位工友穿。父亲调到乡政府后,分配到了广播站。那时的村民群众,要想听到党的声音,就必须靠有线广播。于是,下村架广播线、安广播、检修线路又成了父亲的日常工作。
每到冬天,常有冰凌、枯树枝压断或砸断广播线的事。每当接到村民反映哪里广播不响了,父亲立刻骑上自行车,下村检修线路。天寒地冻,父亲来到村里,一双脚也冻得几乎没了知觉。热心的村民,就抱来一堆麦草点上,让父亲烤烤脚,暖和一下。
那些年月,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没有放开,就是想买大头鞋,也没有地方购买。在冰天雪地穿上一双大头鞋,又成了父亲的奢望。正好,父亲一位好友的儿子在新疆部队里是军官,就通过好友写信,让从新疆千里迢迢寄来了一双翻毛大头鞋。
这双大头鞋,比父亲原来的那双还要结实,鞋里是新疆特有的那种花羊毛。我看着寄来的新鞋,不禁凑上前去,新鞋子有一种好闻的羊毛味,就好像许多阳光般的温暖,储存在当中似的,让人看着就心里暖和。
父亲说:“这是高寒地区部队配发的正宗翻毛大头鞋,这下,冬天下村检修线路、安广播,再也不怕冻脚了。”这双大头鞋,陪伴着父亲踏冰走雪,架线查线,安装入户广播……在乡村间的泥土路上,留下了无数坚实的足迹,保证了党的声音及时传到千家万户。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棉鞋、棉靴令人眼花缭乱,人们脚上开始变得多姿多彩了。父亲也有了不少更轻便、保暖的鞋子,只好把他的大头鞋洗净、装好,束之高阁。每年拿出来晾一晾,向我们讲述一遍大头鞋的故事。
如今,父亲去世已十多年了。我捧着这双大头鞋,把它紧紧抱在怀里。在晶莹的泪光中,眼前又浮现出冰雪乡村泥路上,那个忙碌的身影……本版摄影粤梅
新闻推荐
原创外滩君外滩TheBund生于美国,长于广州不甘受辱在香港开设西餐厅第一批和内地合作的商人他用岭南精神打拼下百亿西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