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明代才普及 之前古人穿什么过冬?
原创 拙笔旧人 国家人文历史本 文 约 391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很多人都听过一种说法,假如穿越回秦朝,我们能吃到什么美食呢?鱼香茄子、土豆烧牛肉、番茄炒蛋,再不济总能来张玉米饼吧。这些当然统统都没有。无论是茄子、土豆还是番茄,都是在张骞通西域、甚至一千多年以后才传到中国来的。
今天要谈的棉花,也一样是舶来品。直到宋元之际,棉花栽培的技术才传入江南和中原,到了明代才普遍种植。所以,如果我们穿越回去,别说是秦朝,就是在唐朝也没有棉衣棉裤穿。那么在此之前,古人是靠什么衣物御寒保暖,度过漫漫长冬呢?人们最后又为何选择棉花来替代之前的御寒物呢?电视剧《甄嬛传》截图,清朝已有棉袍,但还是会有皮毛类装饰来增强保暖
最悠久的选择:皮衣毛氅
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天然的兽皮具有极强的绝热保暖作用,原料的获取也不困难。人们捕猎各种动物,吃掉肉后,骨头用来制作工具,皮毛留下制成衣裳。考古学家曾在中国辽宁海城小孤山原始人遗址中发现了3枚骨针,在著名的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也发现1枚骨针。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而这两座遗址最晚的年代都在距今1万8千年以上。
与这个时期相当,一批古人——他们穿着精心缝制的皮衣,也许驱赶着猎物,在寒冷的末次冰盛期时,穿过白令陆桥,穿越巨大、萧瑟的劳伦太德冰盖,抵达一片全新的大陆,并在此繁衍生息下来——他们正是今天美洲土著人群的祖先。电影《疯狂原始人》截图
兽皮不仅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服饰原料,也是使用时间最久的。商周时期已经可以根据不同兽皮的特点进行加工。当时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羊皮,大夫、贵族穿锦衣狐裘,其中以白狐裘最为珍贵。不同等级所穿裘皮各个不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或衣饰的记载。其中狐、羊两大类最为重要。
有趣的是,皮裘原本是古代北方人常备的冬服,后来南方人也开始喜欢穿皮裘。清代叶梦珠的《阅世编》里就称,自从顺治以来,南方也开始穿皮裘过冬,长袍这类衣服价格随之下降不少。
纺织品的兴起:丝绵麻缕
在《宋书》撰成以前,汉字里是没有“棉”字的,只有“纟”旁的绵,指的是用蚕丝制成的棉絮。白居易曾经赋诗称,“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说的就是吴地所产细软如云的丝绵。实际上,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养蚕缫丝。传说养蚕技术本是黄帝的妃子螺祖所发明。历史上是否有螺祖其人尚且两说,考古学家的发现却足以佐证很多说法。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的刘邦,早期穿着麻布衣服
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在发掘仰韶文化西阴村遗址时,发现了半个蚕茧。不过孤证难立,加上那个时候测年技术落后,这半个蚕茧的真实性屡遭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又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700年的绢片。后来,又在荥阳的青台遗址中发现了留有丝绸残痕的瓮棺,距今大约5000多年,这些发现都说明,早在史前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开始利用蚕丝编绳、织布。到了商周时期,植桑养蚕的规模更大,在河南洛阳、安阳等商代贵族墓中都发现了不少丝、绢织物腐烂后留下的残迹。创作于这一时期的《诗经》里,与“蚕作”“桑”“丝”的内容就有大约四五十首,充分显示了养蚕在这时的重要地位。郑州双槐树遗址发现的“亚雕蚕”,距今约5000年
不过,使用丝绵毕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民百姓御寒,只能求助于更为廉价易得的“麻”。麻、葛原本都是野生植物,它们的纤维可以用来织布。早期文献里所称的“布”,一般指的都是麻布。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麻不仅是织布和编麻绳的原料,还是平民填充被褥、衣物的原料。《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谓的袍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服。还有一种用麻制成的衣物叫“褐”,通常由粗麻或兽毛等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粗劣笨重,而且保暖性能也很差,但即便这样,还有人穿不上褐。因此才有感叹:“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国风·豳风·七月》)。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衣服厚度也以皮毛体现
除了丝与麻之外,早期人们还用木棉花絮来充填枕头和衣服。木棉花又叫“红棉”,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因为开的花是红色,因而得名。木棉花的果实和棉花一样,蓬松多丝,因此既能用来纺布,也能用作填充的材料。不过,木棉纺织技术过于复杂,保暖性能又不如棉花,还得了个“木棉花冷得虚名”的称号(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因此在棉花大量种植以后,就迅速被取代了。
另类的创造:纸裘
唐、宋两朝的六百年间,随着人口的增加,麻的种植一部分让位于更重要的粮食种植。这样一来,穿衣又成了紧迫的问题。恰好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造纸技术大为发展。在原先原料丰富的基础上,制造技术和纸张种类也有了重大创新,于是一些受困于衣着问题的人便把主意打到了纸张上。
这一时期,出现了御寒、耐穿且特意加厚的纸衣,叫做“纸裘”。唐代的纸衣取材于麻纸,它的纤维强度高,既抗老化,又能防虫;宋代改成用楮皮纸制作,纸裘变得更加耐磨,不仅可以抵御风寒,透气性还好,造价也十分便宜。于是,迫于饥寒,文人、士兵、小吏以及僧侣纷纷穿上“纸裘”御寒。宋代就有一位隐居在王屋山的王姓居士,因为常穿纸裘,被人戏称为“王纸袄先生”。不过,纸衣流行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纸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一种手工技艺,纸衣的制作还在流传。韩国首尔的博物馆里藏有20世纪中期以纸绳编成的纸衣夏服,而在日本寺院的佛教仪式上,司职人员也仍然会穿一种用纸张制作的“白衣”。
“御寒王牌”的登场:种棉纺棉
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人们经常援引明代人蔡清在《四书蒙引》里的判断,认为棉花在宋元之际传入中国,关中从西域引进,福建、广东由海外引进,这些地区也最先因为种棉花而获利( “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四书蒙引·卷十五》)。
实际上,棉花在中国栽种的时间远远早于宋元两代。《禹贡·扬州》里曾经提到,“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扬州在当时的范围,包括扬州以南直到南海的广大地区;而岛夷,说的是(海南)岛上的居民。后世认为,贝,或称“吉贝”“古贝”,指的就是棉花,而卉服就是用棉布制成的衣服。电视剧《还珠格格》截图,小燕子穿着棉服
1978年,福建省的考古工作这在崇安县武夷山一个洞穴遗址中发现有船棺,船棺中除了丝、麻制品之外,还有一块青灰色的织物残片,经上海纺织科学院鉴定,确系棉布,其年代距今约3200年,当时的中原地区还处于商代。无独有偶,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城郊古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了5件棉纺织品,其年代在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可见,至迟到两汉之际,中国就有一些地区开始种植棉花。
那么,这些棉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纵观整个亚非欧地区,最早种植棉花的有印度和埃及地区。产于这两地的棉花品种略有区别,分别称为“亚洲棉”和“非洲棉”。据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早期种植的棉花,很有可能是在西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而新疆地区的棉花,则是最早从埃及传入中亚,随后进入新疆的“非洲棉”,又称“小棉”。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棉花是一种“不麻而布、不茧而絮”的新型纺织原料,正如王桢在《农书》中记载的那样——
相比于养蚕,(棉花)不需要辛苦采桑养殖,又能够保证收获;
与麻相比,既省了编织的功夫,还有更好的御寒效果(“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农书》)。
相比于其他的纺织材料,棉花具有的极强的优越性。
元代时期,我国的棉花种植业开始发展,明代更是迅速繁荣。这和当时的政府所提倡的政策有关。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置有福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这是政府设棉花专管机构的开始,那时的木棉提举司和现在的棉花推广相差不多。到了明代,明太祖(1336-1398)曾明确下令:民间有五亩到十亩耕田的农民,必须要栽种桑、麻、棉花各半亩,如果超过十亩,种植面积就要翻倍,将棉花的种植上升到法令层面。这项政策对棉花的种植和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在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已经相当普遍。明朝末年,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对棉花有详细的记载,那时在江南地区已经盛行种植棉花。清朝乾隆(1736-1795)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刻“御题棉花诗”,此碑至今仍存于保定市。 图源:网络
中国历史上,缝制衣服的原料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更新拓宽,从以皮毛御寒的原始社会,再到丝、麻纺织兴起,巧动心思的纸裘,最后终于迎来棉花的种植。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立即退出舞台。而是交错使用,共同加入到为人们御寒保暖的队伍中。
《管子》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自古以来,穿衣就是同吃饭一样重要的主题。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每一个新的发明,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懈探索,为生存不懈斗争的产物。这一过程,不仅是古人智慧的体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东西方物产、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这些衣着,有的古朴原始,有的时尚奢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是它们见证着中国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的沧桑变迁。
参考文献:
华梅:《东方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25页。
裘暖暖:《古时御寒穿“纸裘”》,《老年博览(上半月)》,2013年21期。
刘咸:《中国植棉史考略》,《中国农史》,1987年1期。
佟建华,薛春雷:《从<御题棉花图>论棉花的功益和种植起源》,《农业考古》,2005年3期。
原标题:《棉花明代才普及,之前古人穿什么过冬?为什么最后都改用棉花了?》
新闻推荐
近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联合出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政策,通过部门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