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27万人体检大数据: 疫情后,超重、脂肪肝人数增多

大江晚报 2020-10-23 00:42 大字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一份涵盖27万人的体检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梳理了2020年1—8月疫情期间浙江多家医院的体检数据,涉及27万人的健康状况,都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新冠疫情后 超重、脂肪肝人数增多

7家医院体检异常项前十位中,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血尿酸增高、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普遍位列其中,几乎占据了前十的半壁江山,且年轻人的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

医生介绍,几家单位员工体检结果当中,脂肪肝、体重超重、高血脂等相关指标普遍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和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有关,吃得多,运动少,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升高、脂肪肝等代谢疾病。

三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有甲状腺结节

在27万多体检总人群中,检出甲状腺结节或异常的有9.8万余人,近36%的人有甲状腺结节(或异常),这一比例超过其他所有异常项目。以此推算,3个成年人中就可能存在1个甲状腺异常。

医生提醒,检出甲状腺结节也不用太害怕,绝大多数人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结节的比例只占5%—10%。即使最后确诊为癌症,90%左右的甲状腺癌也是可治愈的。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比例相当高

据悉,不是所有人都做了这一检查,有的是自己加做,有的是单位体检套餐。但阳性的比例还是相当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检出人数占所有检测人数的9%!

幽门螺旋杆菌也是诱发胃癌的元凶之一,而且通过就餐间夹菜、喂饭等就可以传染。聚餐时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很有必要。

一半女性都有乳腺问题 乳腺增生的人最多

在某些医院参与体检的人群中,乳腺异常的女性几乎达到了一半。

医生解释,乳腺小叶增生一般也叫乳腺增生,可以说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单纯的囊肿一般与乳腺癌无关,但突然快速长大的囊肿要引起重视;与乳腺癌有关的是“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不同于乳腺小叶增生,它其实是一种癌前病变;乳腺结节有几种类型,包括实性结节、囊性结节、纤维瘤等。做完乳腺B超后,1-2级的无需特别担心,一般都是良性,保持一年一次左右的定期随访即可;突然增大的结节,不会痛的结节,要特别警惕;乳腺纤维瘤属于良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

经常久坐的人约一半有痔疮问题

引发痔疮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久坐,这也是办公室人群的高发病。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一家200多人的文职单位中,痔疮的检出率高达到53%;而另一家1000多人的制造销售企业,痔疮的检出率只有20%,相差一倍还不止。这也提醒大家,坐了三四十分钟后,一定要起来动一动。

十个90后就有一个尿酸超标

尿酸超标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发展成痛风,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等情况。而近年来高尿酸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对于体检中查出高尿酸,都不以为然。

肺结节检出率大幅上升

近年来不少单位在员工体检套餐中增加了肺部CT的检查项目,导致肺结节检出率大幅上升。

从今年的体检数据来看,肺结节已经在所有异常项排名中进入了前十行列。医生介绍,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跟检测手段、仪器越来越先进和精准有关。以往一般常规体检安排的是肺部胸片,结节至少得1厘米大才能发现,但现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测中,小于5毫米的结节都能被清晰发现。生活压力大,长期吸烟、烟尘接触、熬夜、不运动导致免疫力低下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肺结节的诱发因素。

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临床上认为,小于2厘米的肺结节,90%以上是良性的。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市民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一般建议6毫米以下的肺结节一年定期随访一次。来源:健康时报

新闻推荐

90后成保健品购买主力 超三千亿大市场海外品牌加速布局

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身边的减肥族、跑步族、养生族越来越多。区别于以前保健品的购买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现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