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议论纷生 对污染问题也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兰州晚报 2020-09-29 09:02 大字

千疮百孔的山体,几乎看不到一棵树,只有被挖开的黄土层和灰黑色的岩石,以及一个个深三四十米的矿坑……实际上,早在3年前,这家企业的污染问题已作为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交由地方政府处置,当地政府上报办结销号。但3年来,问题依旧。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衡南县车江镇采石场的虚假整改问题,作为2020年首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首起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三年的时间整治不了一个小小的采石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这其中,如果没有利益输送,谁又能相信。

近年来,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上到下的环保督察也被誉为“史上最严”。一批履职不力的干部被问责;一批群众身边的垃圾、恶臭、噪声、扬尘等污染问题得以解决;造成污染的企业更是受到了整顿、罚款、停产或立案等处理。环保督察的威力不可谓不大,震慑效应也逐渐形成。但是在一些地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甚至“假装整改”的问题也不少。环保督察组一来,大家看上去都老老实实的;环保督察组一走,老毛病就犯了,绝对是故态复萌。许多要查办的事,从此再无下文。如此种种,严重影响环境污染治理,也削弱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治理任务不但紧迫艰巨,而且还是一个长期过程、复杂过程,不可能一招制敌、一策就完事,需要再次确立打持久战、艰苦战的思想准备。过去很多年环境欠账太大,污染源量多面广、危害深重。环保巡视督查是利器,但仅靠这柄利剑是不够的。中央环保督察是手段,不是目的。应通过督察切实传导环保压力,提升责任意识,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促进绿色发展。触碰真问题,必须撕掉“遮羞布”,打破“保护罩”。一定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要针对污染企业可能出现的“游击战”,部署“阵地战”“持久战”,守土有责、失职必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严肃追责,才能久久为功。

治理环境,需要像反腐一样严厉、深入和持久,对污染问题也需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形成长效机制。

小马飞刀

新闻推荐

重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亦荣到市内的几家综合医院,看到都开设了老年病科,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人只需挂一次号,就能得到整体治疗方案,深感这种做法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