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给双节“五种味道”

兰州日报 2020-09-29 08:15 大字

国庆与中秋“碰头”,带来八天的小长假,几乎前所未有。过好这个双节,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愿望和打算。沉心静思,笔者想到了“五种味道”。

“国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之所以尽享双节的快乐,有一个大前提、大背景是不能忘的,这就是我们身处在日益走向繁荣的中国,“中国梦”正牵引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根本支撑和幸福之源。所以,回想国家走过的路,涵养一份深深的家国情怀,理应是过节的一种味道。

“家味”。国庆和中秋两个节日的基因传递,都承载着每个人对家庭团圆和睦、安康幸福的美好追求。如果说放飞自我是生命应有的风度,那么家人团聚更是生命的安放之处。借双节而聚,共赏一轮明月,共吃一块月饼,共话一段岁月,共诉一番衷肠,共享一脉亲情,自是双节不可或缺的甜蜜的味道。尤其是可以多听老人们讲讲过去,让岁月在积淀中传承延续,让后辈在互动中感悟生命,给亲情留下可贵的珍藏和永久的脉动。

“静味”。在现代社会的节奏中,人们或忙于工作,或忙于生计,总是动的多,静的少。双节长假,给“静”提供了一个难得契机。在节日喧闹的聚会之余,也可以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安静的境地,静中寻趣、静中得乐、静中安好。譬如,想一想人生走过的路,喝一杯淡淡的茶,读一本喜欢的书,看一部经典的影片,听一曲优雅的歌曲,写一段真诚的文字等等,都是双节不错的选择。

“俭味”。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库里,崇俭抑奢是一个根脉性的特质。古人所说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古训格言,需要我们时时记在心上。日子过得好了,但节俭之风丝毫不能丢。尤其是在中央倡导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的形势下,更需要我们心里多一份警醒和矜持,厉行“光盘”的行动,把好舌尖的关口,让节约成为双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安味”。双节期间,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呈现空前的大流动,也往往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安全问题千万不能置于脑后。守好安全底线,格外需要绷紧一根弦,多一些细节的操心,少一些麻痹和大意,通过方方面面的提高警惕和严密防范,堵住可能的缝隙和漏洞,织密假期安全之网。

杨映琳

新闻推荐

亚洲最大客滚运输港口徐闻港开港运营

本报讯(记者叶小钟通讯员陈慧峰寇挺)9月26日上午9时45分,伴随着一声船笛,广东湛江徐闻港首班客滚船“紫荆十二号”驶离泊位,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