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孙犁的大度

甘南日报 2020-09-22 23:30 大字

◎姚秦川

1972年,当时赋闲在家的作家孙犁向组织报告,想要回故乡“体验生活,准备写作”。在获得批准后,孙犁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的老家。

一天,孙犁刚从野外回来,意外地发现单位的一个同事不知何时已从天津赶了过来,正守在他家门前。看到孙犁后,同事抱歉地说道:“单位希望你能提前返回天津,参加一个京剧剧本的创作。”原来,市京剧团正在创作一部描写抗战时期白洋淀的剧本,虽然剧本几天前已经创作完成,但没能通过终审。因为孙犁写过白洋淀,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有人便推荐由他来作为主创。得知原委后,孙犁二话没说,便和同事一起回到了天津。

回单位之后,孙犁奉命前去观看原有的剧本彩排。看完后他失望地表示:“剧本长达两个多小时,但是在舞台上,既没能见到白洋淀当年抗日的情景,也没有听到所熟悉的京戏。”为了能把剧本尽快写好,孙犁提议,最好大家能亲身体验一回白洋淀,以便写出更真实更有分量的剧本。

在那年夏天,年近60岁的孙犁冒着酷暑,跟随剧组再次来到白洋淀。面对熟悉的情景,孙犁仿佛又回到了1937年他在安新同口教书的岁月。经过连续多日的走访和记录,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回到天津的孙犁日夜赶工,创作出了一部名为《莲花淀》的京剧剧本及时交了上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孙犁所写的这个剧本虽然通过了终审,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排演,它最终只能以文学的形式保留下来,成为一份文化遗产,最后收入到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专著《琴和箫》一书中。

当时,许多人都为《莲花淀》没能排演感到惋惜,同时也为孙犁付出的种种心血表示同情。然而,孙犁却大度地表示:“没有排演也无妨,只要剧本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算多花一点心血又算得了什么呢?”老作家的一番话,听得在场的人全都竖起了大拇指。

(据《人民政协报》)

新闻推荐

14亿人都节约1粒米 会发生什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原标题:《一个动画告诉你:14亿人都节约1粒米,会发生什么》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