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议论纷生 过度包装的背后是商家追逐暴利的冲动

兰州晚报 2020-09-24 05:38 大字

临近中秋,吃月饼再次成为一年一度的“生活仪式”。有报道说,眼下“杜绝餐饮浪费”热度不减,月饼从包装到尺寸等各个环节,兴起节俭风。在全国各地的多家大型超市里,月饼纷纷“轻装上阵”,除简约版礼盒包装外,不少月饼仅以纸包或塑料真空袋包装,堪称“素面朝天”。

当然,节俭只是一方面。报道说,在包装形式上做减法,不碍于在文化内涵上做加法。比如“文创月饼”的横空出世,月饼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能够引起现代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可谓一举两得。说起这个过度包装,小马飞刀以为,大多数是中看不中用,最终只能扔掉,既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而且好多包装里的海绵、塑料泡沫难以降解,给垃圾处理带来难题。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1/3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对于过度包装,中消协就曾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国家标准也强制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

既然有相关规定,为什么过度包装屡禁不止呢?比如前几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公布了对天猫、淘宝、东方购物等5个平台的抽查情况。此次抽查,针对平台销售的饼干、化妆品、茶叶保健品、可可及烘焙咖啡产品开展商品包装计量监督抽查工作。经检测,发现12批次商品为过度包装产品,特别是化妆品,合格率只有30%,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深究原因,就两点,一个是商家牟利丰厚,还有一个就是消费者以为拿得出手。当然,也有鉴别能力有限的原因,包装就成为判断商品品质的依据。

有人说,让消费者甩掉好面子的包袱没有那么难,难的是如何遏制商家追逐暴利的冲动。这就需要一个有力的监管机制。不仅要利用经济杠杆和市场化手段,更要加大处罚力度。遗憾的是,我们的相关规定要么比较抽象、内容泛泛,缺乏可操作性,要么“和风细雨”,缺少违规处罚性条款,以致于如此多的措施就是管不住一个包装盒。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法规,采取更多强制性手段,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是有关方面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在丹麦,对过度包装征收的税额是包装价格的3倍,开征包装税以来,仅纸张和塑料袋的消费就下降了66%。

这个问题是要好好研究解决一下,越快越好。

小马飞刀

新闻推荐

唐诗宋词里的秋思 □益者三友

白露之后,夏日的酷热早已散去,正适合端坐书房,一杯清茶,翻看闲书。“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随手翻开那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