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武汉长江大桥“老物件” 满满的回忆

澎湃新闻 2020-09-19 09:10 大字

江水滔滔,汽笛悠悠

这里是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的

武汉长江大桥

由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桥工段

职工们负责日常养护维修

60多年来,前后有几代铁路人

用手中的工具养护着武汉长江大桥

岁月流转,那些曾经日夜陪伴养桥人的工具

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成为了铁路“老物件”

如果,铁路“老物件”会说话

他们会为你推开记忆的大门

向你讲述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武汉长江大桥老物件宣传片《大桥忆》(05:13)制作:武汉桥工段融媒体工作室 策划:赵福武、李春生

制作:王标 摄影:赵福武、王标 配音:闫斌

我们无法令时光倒转

却可以通过影像再现

让岁月定格,让记忆复苏

让这些铁路“老物件”

带我们回味当初的蹉跎岁月

《工地生活报》

这本发黄的报集,系武汉长江大桥报纸《工地生活》汇编,《工地生活》是由原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政治部出版的机关报。

目前,所存年限最早的一期报纸(第181期),为1956年12月8日出版。

《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志》

这本《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志》,编撰于1988年,距今已整整30年。

里面记载了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开通至1985年间,“大桥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

《挖耳》

挖耳,由一根长约2米的铁条及一块铁片组成,铁条后端弯制成耳朵形,挖耳主要用于清除武汉长江大桥支座黄油。由于清除支座黄油的动作,酷似给人挖耳,故而得名挖耳。

《勾子》

勾子,一根长形铁条,前端削尖弯折,后端弯制成耳朵形,作用与挖耳类似,用于支座黄油的清除。由于挖耳受力面积较大,边边角角仍会残留部分黄油无法完全清除,此时,用受力面积更小的勾子可以彻底清除支座黄油。

《掏耳》

掏耳,由一根长形铁条及一个铁勺组成,主要用于武汉长江大桥排水管内杂物的清理。由于排水管细而长,人工无法清污,因而需要借助掏耳作业,由于自带一个长把,形状酷似一个加大号的掏耳勺,故而得名掏耳。

《支座黄油填尺》

支座黄油填尺,一根长约2米、宽约5cm、厚度约2cm长杆,主要用于长江大桥支座填涂黄油,一般与挖耳、勾子搭配使用,清除旧黄油后,填涂新黄油

《角尺》

角尺,由两块木片组成,中间以一根木钉连接,用途为角度测量及固定,角尺可任意变换角度,主要用于长江大桥上特定角度材料的制作。

《背靠背(除锈铲)》

除锈铲,钢质工具,两头宽、中间窄,两端为削尖的刀口,主要用于长江大桥上钢梁除锈,由于除锈铲两端受力面小,对于钢梁角落除锈尤为有效,因其两面对称,又被称为背靠背。

《平锉》

平锉,由高硬度钢材锻造而成,一头细、一头扁平,扁平端有细小凹槽,平锉主要用于研磨,提高工具的锋利程度。

《直凿》

直凿,上部为木质把手,下部为削尖铁块,主要用于木质材料的削平。

《圆凿》

圆凿,上部为木头把手,下部为圆弧铁片,主要用于木质材料的钻孔。

《手工刨》

手工刨,一块木材上嵌入一块铁刀,主要用于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一种木工工具。

《子口刨》

子口刨,木材上镶嵌钢刀,和手工刨一样,同属木工工具,相比于手工刨,子口刨的设计更加省力。

《半圆锯》

半圆锯,由两块木头及一个刀片组成,木头组合可进行伸缩,方便对材料进行切割处理,并可控制切割宽度。

《花板模具》

花板模具,木质预制模具,主要用于长江大桥栏杆的制作,有梅花鹿、葡萄、鲜花等样式。

《刻槽机》

这种刻槽机主要用于大桥木枕和护枕的加工制作,使传统的人工“刻槽”作业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喷漆罐》

喷漆罐由大桥工人自行研制,主要用于钢梁油漆大修喷漆。

虽然这些铁路“老物件”渐行渐远了

但对于许多铁路人而言

对老物件的怀念

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它们是老一辈铁路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代表着接力传承和不懈奋斗

启迪新一代铁路人的心灵

素材:武汉桥工段

图文:王标

视频制作:赵福武 李春生 王标 闫斌

原标题:《武汉长江大桥“老物件”,满满的回忆》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环境部公布渤海攻坚战进展:部分地区湿地修复项目进展缓慢

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进展情况,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比例分别达79.4%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