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从行业濒临“人绝技亡”到如今作为“国礼”频频亮相,北京市珐琅厂凝聚工匠力量,让景泰蓝惊艳时光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18 01:57 大字

从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经济论坛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四面方尊》《盛世欢歌》赏瓶,到最新创作的抗疫主题系列景泰蓝赏盘……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上百件“京珐”品牌景泰蓝精品惊艳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

从解放初期景泰蓝行业濒临“人绝技亡”到如今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并逐渐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景泰蓝技艺走过了挽救恢复、传承发展、开拓创新的艰辛历程。而成立于1956年,由42家私营珐琅厂和造办处合并组成的北京市珐琅厂(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

如今,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市珐琅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一家“中华老字号”,是全国最大的景泰蓝文化产业基地,更拥有全国景泰蓝行业7位国家级大师中的4位和全行业70%以上的高级工艺技师。在这里,他们用匠心传承着“国家技艺”。

“景泰蓝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58岁的钟连盛,现任北京市珐琅厂总经理兼总工艺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1978年,15岁的钟连盛考入北京市珐琅厂技校,从一名学徒逐渐成为景泰蓝行业的泰斗,曾在2014年APEC国际峰会和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为外国元首配偶进行景泰蓝技艺展演和互动。而他的恩师钱美华,正是新中国第一代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北京市珐琅厂第一任总工艺师,曾追随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参与抢救濒临失传的景泰蓝技艺。

“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林徽因先生临终前的嘱托,让钱美华、钟连盛等几代大师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景泰蓝行业,也奠定了北京市珐琅厂建厂60多年来的坚实底色。

据钟连盛介绍,景泰蓝制作工艺按照大的工序可以分为5道:制胎、掐丝、点蓝和烧蓝、磨光、镀金,而大大小小全部工序加起来共有100多道,同时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多种工艺为一体,而且都是纯手工制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因此,“景泰蓝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也正是在钱美华等大师的带领下,60多年来北京市珐琅厂见证了景泰蓝技艺从最初全凭口传心授,到有了行业第一个文字标准,再到有了统一的质量标准,经历了景泰蓝从手工业生产到标准化生产,再到走向科学化管理发展的每一步。

不仅如此,当年厂里还汇聚了景泰蓝行业各个工序的大师,而当时的北京市珐琅厂技校也为景泰蓝行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钟连盛以及现任设计室主任李静等两位当今景泰蓝行业著名的工艺大师正是当年厂技校的首批毕业生。因为对景泰蓝的热爱与责任,他们把景泰蓝视为生命的全部,真正做到了“择一事、终一生”。

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的“工匠群”队伍

“掐丝”就是要按照设计的图案,用扁铜丝作为画笔,掐成各种纹样,来表现出人物花鸟等图案,而且要精细到花叶的形态、人物的五官;“点蓝”则是将釉料蘸水搅拌,吸入“蓝枪”,再挤入铜丝格子……而“点蓝”和“烧蓝”要交替进行四次,一件景泰蓝作品要经过近10次高温烧制才能完成,也因此被称作是“火里求财”的艺术。

“与玉雕、牙雕相比,景泰蓝原材料本身价值并不算高,因此其中‘人’的价值就更加凸显。”企业董事长衣福成说。

为此,多年来企业始终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年来,企业通过“师带徒”机制,钟连盛、衣福成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钟连盛、李静两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景泰蓝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等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还举办景泰蓝制作技艺类、设计类等多项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以钟连盛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工作室成员从最初的9人,现已发展到19人,囊括了景泰蓝设计以及“掐丝”“点蓝”等各个工序的骨干。目前,已建成包括首席技师工作室、首席技师设计室、“掐丝”和“点蓝”技艺研习实训室,总共二百平方米,可以满足景泰蓝开发设计,及关键制作工序“掐丝”“点蓝”工艺的教学、研习培养的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企业共有职工150余名,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名、区级非遗传承人4名,持证高级技师50余人,国家、市、区级优秀技能人才10余人,已形成了一支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团结创新的优秀“工匠群”。

“国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筹建景泰蓝艺术博物馆,配建景泰蓝制作体验中心、景泰蓝制作技艺展示区、图书馆、文创店、北京礼物店,成为面向社会的“非遗传习课堂”……近年来,北京市珐琅厂还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的价值和特色,致力于以文化传播带动和促进景泰蓝技艺的传承发展。

“一年365天,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我们这里都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在衣福成看来,作为这个行业全国唯一的中华老字号,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做好传承和创新,办博物馆就是为了把之前几十年关于景泰蓝的资料脉络,整理完整,传给后人。

传承是责任,创新更是责任。2005年以来,企业在景泰蓝的工艺技术、应用领域等多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室内外建筑装饰、城市景观工程等环境艺术装饰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5年,为昆泰嘉华酒店设计了景泰蓝《花开富贵》大型室外喷水池,实现了将景泰蓝工艺应用于城市景观工程、建筑家装领域的一大突破。

——2019年,完成制作世园会的建筑装饰工程,并制作了赠送给外国首脑的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

不仅如此,企业还大胆尝试将景泰蓝的发展定位于面向普通百姓,先后开发了多款茶叶罐、笔筒、纸巾盒、果盘、面盆、台灯、仿宫廷钟表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让非遗更全面地融入百姓生活。

在北京市珐琅厂的大师们看来,无论是倾心打造“国礼”级的传世精品,还是在公众体验活动中手把手教孩子们学“点蓝”,又或者是当下流行的走进直播间为网友介绍景泰蓝工艺,都是为了景泰蓝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新闻推荐

白爱香和她的窑洞香菇 记者 任琦

●白爱香在采摘香菇“香菇一箱50块钱,自家窑洞里种的,早上刚刚采摘,新鲜无公害……”在子长市余家坪镇“月圆中秋,扶贫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