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肿瘤医院隔壁的“抗癌厨房”

济南时报 2020-09-06 13:50 大字

“抗癌厨房”见证着人间悲喜

在这个肿瘤医院旁边的特殊厨房里,每个忙碌的人心里都揣着一个明白——癌症是个不容易对付的敌人。上一次见是在这里炒菜,下次见面就是家属发来的一张骨灰盒照片,这样的事他们见得太多了。但他们还是想要做点什么。在这里,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密不透风的绝望中,试图找一点希望。

熊庚香64岁了,中气仍然很足。她的领地不过是一条宽2米,长约10米的无名小巷,算是个半露天的厨房,安置着十来个蜂窝煤炉子供人炒菜。

熊庚香和老伴万佐成在做的“生意”用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提供场地和厨具供人炒菜加工,兼供米饭。很常见的买卖。但这里又是特别的,其特点之一是便宜——炒菜1元、炖汤2.5元、米饭1元、其余免费——刚刚够覆盖成本的价格。

因为跟江西省肿瘤医院只隔着一堵围墙,来这里炒菜做饭的,都是癌症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因此,人们又开始将这里称为“抗癌厨房”。

“厨房”设施简陋。巷子的一边是洗菜的水槽和切菜用的长桌,30个炒锅和差不多数量的菜板码在长桌尽头,颇为壮观。靠炉子的那边是一处自建房,熊庚香和万佐成租住在这里,一年房租不到4000块。遮阳篷下放置着30个热水瓶、12个烧水壶、两大排调味品和难以计数的锅碗瓢盆。

中午是最人声鼎沸的时段。最多的时候,小巷子一次性能挤进一两百人,人们侧着身肉贴肉移动。熊庚香把勺子往锅里一插,甩出一大勺米饭。塑料饭盒被过多的米饭挤得变了形,盖子也盖不上。“够了够了,你想撑死我啊?”有人开玩笑。她转过头笑着吼回去:“吃得多还不好?能吃就不会死!”这里的人喜欢把“死”字挂嘴边。

熊庚香和万佐成的“厨房”已经运营了18年。熊庚香一想到“厨房”里的病人就受不了:“人家多可怜,拿个桶子,眼睛上挂着泪,生着病,不知道去哪里炒菜,就跟逃难的一样。”每个在“厨房”忙碌的人都想要做点什么,“厨房”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绝症面前还有价值。

前几天夜里,一个20岁的小伙子走进小巷,手里提着一袋苹果和香蕉,他说要特意来感谢老两口。熊庚香起初没认出他来,聊了一会儿才想起,十几年前,小伙的妈妈得了乳腺癌,带着当时还只有几岁的他在这里炒菜,白天妈妈去打针,孩子就拜托熊庚香照看。她记得那个小孩很乖,安安静静的,从来不哭闹。两年后,妈妈病情加重,医生建议他们回家。现在,小伙子考上了南昌的大学,他在学校论坛看到“厨房”的帖子,才想起来那就是小时候自己呆过的地方,特意来拜访。

夫妻俩因此一天也不愿离开“厨房”。熊庚香像医生一样称呼病人为“我的病人们”。有央视的工作人员给她打电话,邀请她去北京做节目,她在电话里焦急地说:“我的病人要弄饭,一天几百人跟着我,我走不开,拿一万给我都不去。”即便是除夕夜,他们也只匆匆去孩子家吃顿饭,又立马回来守着,担心万一有病人家属来,火不能熄了。(据谷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珍惜粮食,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 杨修元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即使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节约粮食,不仅仅是简单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