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引才”却排斥非全研究生是偏见更是无知
在“抢人大战”中,城市的善意,人才能够感受到。说是要吸引人才,却对非全研究生抱持偏见,这不是该有的姿态。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近期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据报道,今年7月初南昌市政府公布引才计划,前后共有十余次提到了“全日制”,并未提及“非全日制”学历。有网友留言,此限定与今年2月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不符,未给非全日制硕士学子创造平等机会等。南昌官方此后在回复表示,此意见为奖励性政策,申报对象要求为落户南昌的全日制毕业生。未尽之处,敬请谅解。
作为一名在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笔者深知,非全日制读研对于多数人,特别是那些本科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必然会有就业升职方面的考虑。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付出的只会更多,但当他们走入市场,却总会遭遇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特别是,个别地方实行这种区别性“引才计划”,不仅充满了固有偏见,更是充满了“无知”。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程序和考核要求方面,完全是一样的,都要参加全国联考,都要参加院校复试,毕业要求也都一样,只不过上课方式不同而已。事实上,并非所有专业都有非全日制,适合非全日制读研的,往往是那些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学科。如果清楚非全研究生从招生到毕业均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却偏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只能说一些人对高校缺少信任,认为高校倾向于对非全研究生“放水”。可问题是,同样的高校,能对非全“放水”,就不能对全日制“放水”?这个逻辑,显然是有问题的。要知道,就读形式与实际能力并没有关系。
在“抢人大战”中,城市的善意,人才能够感受到。说是要吸引人才,却对非全研究生抱持偏见,这不是该有的姿态。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新闻推荐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