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云”上变革 让大门越开越大
据新华社银川电一面多年被默默放置在宁夏博物馆展厅一角的元代铜镜,最近“摇身一变”,成为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的新“网红”。
“宁夏风景太美了,我想去看看那面铜镜,也想看看宁夏。”在北京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王乐说。
她刚在哔哩哔哩上看到宁夏博物馆讲解员赵静讲述这面名为“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的视频,被镜子背后的千年爱情故事打动,更被视频中展现出的宁夏人文、历史、风景所吸引。
这段视频是赵静为“云讲国宝”比赛所录,也是她从业19年来第一次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讲述文物故事。“起初对着镜头还有些紧张,现在感觉自己在慢慢提升。”她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中国各地博物馆不得不宣布闭馆,但大众和文化近距离接触的大门却不能关。
为此,许多博物馆推出“云观展”“云直播”,试图依靠网络直播、VR等新技术手段,让人们在家也能获得尽可能接近实地参观的体验。“国宝讲述人(云讲国宝)——全国文博在线讲解直播推介活动”是其中一次尝试,共有242家博物馆参与其中。
宁夏博物馆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馆藏相对较少,但在博物馆热带动下,年参观量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了59万人次,且自5月1日恢复开馆以来,每天参观人数也都达到限流人数顶峰。与此同时,其线上传播受众也增长很快。截至今年8月底,宁夏博物馆新媒体粉丝累计超过5万人,总浏览量超过440万,是去年全年的8.8倍。
“越来越多人喜欢逛博物馆,这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有关,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说。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达5535家。其中近九成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
在李进增看来,博物馆热是全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结果,但同时也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必须要自我革新,不断进步,用大众认可的语言、喜欢的方式来传播历史文物故事。“博物馆也要会‘讲故事’。”他说。
为了让观众们更好地“听故事”,博物馆界早就在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从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到“故宫社区”“数字敦煌”等网上展示项目,沉睡的文物在百姓心中“活”了起来,更让许多年轻人对这一“冷门”行业产生兴趣。
李进增告诉记者,今年各博物馆密集推出各种“云展览”“云直播”,虽是受疫情的倒逼,但也是此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举措的一种延续。
“文物工作要与时代同步发展。”他说,未来将通过培育系列文化品牌、增强各馆间文物资源交流、开发文创产品等举措,让参观博物馆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智能+”在农业领域不断渗透,中国传统农耕正加速向现代“智慧农业”转型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