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立秋后 为何蚊子拼命“发红包”

当代生活报 2020-08-21 12:50 大字

公众可根据蚊子出没预报避开蚊子密集区域。 网络截图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当然,这并不是纪念蚊子的节日,而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蚊子是传播疾病,特别是疟疾的媒介之一。正是在1897年8月20日,英国微生物学家罗纳德·罗斯爵士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时下,随着秋天的到来,更为“心狠嘴辣”的“秋蚊子”即将上线。

A

持续高温,蚊子也中暑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出现35℃+的高温,不少人的感觉是,蚊子比前段时间少了。疾控专家说,因为蚊子从卵到幼虫到蛹的几个发育阶段,都在水里。所以,蚊子对水温特别敏感。

研究发现,水温15℃~26℃时,蚊子繁殖发育最快,这是蚊子最爱的温度。当水体超过35℃,蚊子卵、幼虫、蛹在水里,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气温40℃以上时,户外水塘、积洼的水不断被蒸发,暴晒后水温很高,蚊子根本无法产卵。

咬人的雌蚊子,生存期通常只有28~35天。所以热上十天半月,蚊子总数就会大量减少。

而40℃以上的高温,对蚊子的杀伤力相当大。

那些没被热死的蚊子去了哪里呢?蚊子跟人一样,在暑热天也是哪儿凉快上哪儿待着的。

地下室、车库、杂物堆的角落、地下管道和窨井的内壁、大片树林的树杆边、灌木丛的树枝等区域,以及家中的洗涤池底部、窗帘的背侧等区域,都是蚊子较多的地方。清理周边水体是防蚊的关键,要防蚊,首先要开展环境治理,清理人居环境周边各种积水、死水。

B

夏末秋初,秋蚊猛如虎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立秋后的蚊子似乎更凶。从蚊子生存规律来看,并不存在“秋蚊子”更凶猛这样的说法。也有科学家认为,“秋蚊子毒”的说法,可能与气候有关系。

我国大部分地区蚊子集中出现在6月~9月,蚊子生存和繁殖最适宜的气温是20℃~30℃,最适宜的湿度是70%左右。如果降雨较多,空气湿润,在温暖、潮湿的气象条件下尤其是雨后有大片的积水,给蚊子提供了“产房”,蚊子迎来繁衍滋生的“黄金时期”。

秋季的积水比夏季的更适合蚊子繁殖。这是因为,夏季暴雨较多,雨水流动快,导致蚊子幼虫的存活率比较低。而秋季暴雨减少,容易形成没有流动的积水,而且温湿条件适合细菌繁殖,就特别适合蚊子孵化。

气候变化也让蚊子的“作息”发生变化,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生态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气候与蚊子冬眠习性改变”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秋季越来越温暖,蚊子开始冬眠的时间也延迟了。

C

“蚊子出没预报”出炉

所以,正确的防蚊方式不是跟着季节走,而是要跟着气温和湿度调整!今年夏天,江苏省气象局联合中国天气网推出了一款“蚊子出没预报”,就是综合分析了精细化天气预报和蚊子生长环境特性等数据,做出的健康气象预报产品。

蚊子预报,是以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和精细化预报产品作为技术支撑,将天气实况数据精确到每一个小时,范围再圈定在2.5公里。同时,结合蚊子生长环境特点,用户可查询所在地的蚊子出没实况数据,以及3天内每3小时气象条件对蚊子出没影响的趋势预报。公众可根据预报有效避开蚊子密集区域。

据《扬子晚报》

新闻推荐

哈姆太郎“挑衅”泰王 代际冲突下泰国能走出第三条道路吗?

哈利·波特的着装、源自好莱坞大牌《饥饿游戏》的三指手势、日本动漫《哈姆太郎》中可爱的仓鼠形象.....这些来自海外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