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稻鸭共栖”实现种养双丰收

农村大众报 2020-08-11 14:15 大字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金平村的重庆米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内,大片碧绿的稻田里,一群鸭子穿梭其中,吃虫、踩草……它们就是这片稻田的“管理员”。

“我们在这里有600余亩的稻田基地,采取了‘稻鸭共栖’模式,来保障水稻生长,降低管理成本。”基地负责人王任平介绍,利用鸭子来控草,一方面能减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防治虫害,一举多得。

据了解,“稻鸭共栖”模式是在水稻栽植15天过后再投放鸭苗,每亩约10-15只。鸭苗在生长过程中会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同时鸭粪还是很好的肥料,这有助于实现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提高大米品质。

“通过建立‘稻鸭共栖’生态系统,稻田为鸭提供生存场所,鸭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实现抑草控虫,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性循环。”梁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带动周边群众增收,鸭子的受益人则成了基地周边的农户。“鸭苗由公司免费提供给村民,不用村民们出一分钱,村民则主要负责鸭子的喂养、管理,并在水稻收割之前将鸭子赶上田处理,避免影响水稻收割。”王任平说,水稻生产基地内采用“稻鸭共栖”模式的稻田有200余亩,鸭子约3000只,受益农户达20余户。

“今年养了200多只,现在已经卖了180只,除去各种成本,每只可实现纯收入25元以上,共赚了4000多元。”安胜镇金平村村民杨君超说。

梁平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约有15万亩稻田采取了“稻鸭共栖”模式,主要目的是实现以鸭控草、以鸭控虫,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户收入,使农业生产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据《农业科技报》)

新闻推荐

杭州一新建桥尚未开通就有两厘米裂缝?责任单位:为沉降缝

杭州新闻客户端8月11日消息,近日,阮大伯在都市快报“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版上留言:棠子桥路和登云路交叉口有一条庆隆河,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