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夏雨忽来: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澎湃新闻 2020-07-31 07:18 大字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老一辈的人常说这样一句话: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农历六月,正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盛夏,这时候的天气似乎有点“任性”,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转眼就狂风大作,乌云席卷,马上就要暴雨倾盆了。

如果说春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秋雨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么夏天的雨就显得豪爽多了,突如其来,兴尽则去,气势滂沱,随心所欲。

大雨之后,往往还会有彩虹出现在天际,仿佛是对自己的冒失造访感到歉意,为人们送上一份厚礼。

夏雨忽来的场景在古诗词中也时有出现,接下来我们就在苏轼的诗作中去感受一下。

有美堂暴雨

(北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期间写的。诗题中的“有美堂”由前任知州梅挚所建。

这里居高临下,左眺钱江,右瞰西湖,风景独好,苏轼也时常前来游赏,这首诗就记录了他在有美堂偶遇的一场暴雨。

诗作从一声惊雷中拉开了序幕,但苏轼写雷不诉诸听觉,也不诉诸视觉,而是另辟蹊径,从触觉入手——连脚下的地面都为之一颤,可见这雷声有多惊人了!与此同时,既低且厚的乌云,阴沉密布,直压头顶。

第三句,作者展开了联想。这样极端的天气,想必一定有大风从天外而来,狂风席卷乌云,掀起滔天巨浪,整个海面都像站立了起来一样。

苏轼如此奇崛的想象,也是从他的前辈杜甫的文章《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化用而来。

第四句是说,在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一大片乌云正从钱塘江东边快速移动,过江而来。

顷刻之间,暴雨就倾盆而下。雨中烟波潋滟的西湖就像一支溢满美酒的金樽,密集的雨点如同万千羯鼓同时敲响一般铿锵澎湃。

这磅礴激烈的暴雨令诗人无比震撼,他想,如果是大唐诗仙李白见到这般场景,又会激发出怎样的妙句呢?

“谪仙”是贺知章对李白的赞誉,当年李白入宫供奉翰林,担任唐玄宗的御用文人。

《旧唐书》中记载,有一次,玄宗谱出了新的曲调,急召李白填词。可是李白喝醉了酒,“长安市上酒家眠”,睡了个人事不省。

宫人强行把李白带回,在脸上泼洒清水,这才让他清醒过来。李白大笔一挥,顷刻之间就写成十几篇。

苏轼在跳珠泄玉般的急雨中,联想到了李白的故事,不禁突发奇想:该不是天公欲造新词,才以这珍珠琼玉一般的雨水洒落人间,来唤醒诗仙李白挥洒翰墨吧!

苏轼这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诗思,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描绘得如同天风海雨,奔腾不羁。

而他在杭州写下的另一名篇里,也记录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首经典诗作,为千年之后的我们再现了一幅酣畅淋漓的“西湖骤雨图”。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联名句,尤其是后一句,高度概括了暴雨之前风云突变的气象,而被后人千古传咏。

明代画家张路有一幅传世画作,描绘的是大雨来临前的景象,因此被后人冠以“山雨欲来图”之名。

▲《山雨欲来图》明 张路

绢本设色 147cm×1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粗看这幅画,山高壑深,烟云渺茫,树石泉林,溪涧流淌,似乎与一般山水画营造的景致并没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之下,就能从画家的笔墨细节中读出不同寻常的画面语言:画面上部的山峰不用线条勾画,而是用大笔横点融成,山的外围轮廓呈现出不规则的曲线,这种大胆的用笔,将风雨大作时山顶树木随风飘摇的状态,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出来。

左侧山岩上凌空斜生的树木,以及近处的两株大树,也都被狂风吹弯了枝条,画家用两两平行的横向短线条来点出树叶,营造出一种狂风乱舞、枝叶纷飞的视觉效果。

山岩之间的小径上,一位渔夫扛着渔网,正在顶风前行。想必他也刚刚收网,准备匆匆回家,躲避这场即将来临的暴雨。

画家通过这些有形的元素,让无形的狂风无处不在,让积蓄的暴雨呼之欲出,恰如其分地呈现了许浑“山雨欲来”的诗意。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为焦灼的大地带来片刻凉意。它从风雷动地中来,又戛然而去,在身后留下一弯彩虹,或是一片晴空,这是专属于夏天的不期而遇。

原标题:《夏雨忽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武汉战疫日记》出版发行

据新华社北京月29日电一本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武汉抗疫的艰辛历程的全媒体图书———《武汉战疫日记》,近日由新华出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