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热 点 评 论北京“降级”背后 抗疫经验在“升级”

华西都市报 2020-07-22 04:13 大字

热 点 评 论 □丁静

7月20日零时起,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北京战“疫”近40天,在两个潜伏期内实现了确诊病例零增长。宣布降级,说明防控态势稳定向好,战“疫”形势于我有利。超2100万常住人口、流动的中国首都,在没有封城、没有“停摆”的情况下,实现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给全球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扑灭“反弹”打了样。从武汉到北京,中国战疫经验再一次升级。北京胜在哪里?应该是强大的组织能力,科学的战疫部署,全民参与的磅礴伟力。

强大的组织能力,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品格。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发生后,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物资保障……庞大的防控体系第一时间运转起来。从决策层面的周密部署,到执行层面的全力以赴,“一竿子插到底”的组织力不是临时迸发出来的。北京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建立的“四方责任”传导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将指令传递至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建起一张全社会疫情防控的“大网”。

科学的战疫部署,体现为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防控、有效救治。

报告首例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后,北京旋即进入战时状态。不到16小时就研判出新发地市场牛羊肉水产交易大厅为“震中”,20多天核酸采样人数已超过1100万……有疾控专家认为,北京的应对时间几乎不能再缩短了,每个环节非常紧凑,几乎没有任何耽误。

虽然紧锣密鼓地推出严格防疫措施,北京却并未“停摆”。以街道、乡镇为管控单元,以社区(村)为基本抓手,北京依据“14天内有没有确诊病例”等维度划分出不同级别的风险区,并保持动态调整。一手“严”,锁定重点区域和人群;一手“精”,避免“一刀切”,将“伤害”降至最低。

北京战疫终将胜在强大的人民战争,胜在共产党员、基层干部、普通群众铸就的钢铁长城。

物业保安、楼门长、志愿者……162万余人参与社区防控,包括9.9万名市区下沉干部!北京充分利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干部下沉社区等成熟机制,整合社区(村)基层防控力量,推动市区两级力量和资源下沉,守护着社区的第一道防线。

从城乡社区到重症病房,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从配合检测核酸到戴好口罩,2100多万北京市民没有一人旁观,用高度社会责任感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一波疫情时的全民“无差别紧张”相比,这次北京人显得淡定从容。近一段时间,“您核酸了吗”甚至代替“您吃了吗”,成为流行于北京坊间的问候语,反映出这种从容心态。

当前,防控形势已经趋稳向好,但大考还未到交卷时,降级不能降防控。一方面,新冠病毒的未知性和传染源的隐匿性提醒我们,病毒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大流行还在加速,疫情反弹的风险时时存在。必须慎终如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让人人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延续良好生活习惯,争取早日迎来全胜之日,让全社会受益于公共卫生安全“水位线”的提升。 据半月谈

新闻推荐

台上,9家社会组织依次上台“过招”;台下,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和基层工会主席参与现场协商,对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购买服务,工会“请你来协商”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代,工会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专业人才、足够科学有效的举措,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