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清代童生试卷

西安晚报 2020-07-05 04:53 大字

笔者藏有一份清代童生试卷,该试卷全长约110厘米,高约24厘米,为宣纸质地。原卷分为10个折页,每页宽约11厘米,折叠收纳后为长方形。其封面上方,有“龙山书院”印章;右下方印有红色“考取龙山书院甄别”字样;右侧及中下方则为录取等第及姓名:“副课等第十一名”“熊歧秀”。翻开内页可见每个折页印有红色暗格,横向6格,纵向20格,计120字,首列可见文章标题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意为“庄重就不致于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考生答卷洋洋洒洒近千字,其中不乏圈圈点点的阅卷痕迹,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个近1厘米见方的方格中,皆是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既规范美观又不失整洁大方。

起源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到了清代逐渐衰落,但仍有“三级四试”之分,“四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童试”为考取秀才。所有考试,均要求考生精通八股文,其内容取自四书五经,文体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须用古人语气,绝不允许自由发挥,且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本试卷行文也充分符合八股文特点。

卷中提到的书院,原为封建时代名儒学者召集青年讲学之所,后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这座“龙山书院”位于广东东平,始建于1293年,至1904年废止,历经元、明、清三代,600余年中人才辈出,明代名臣解缙也曾在该书院游学讲读。据有关资料显示,1876年,龙山书院东侧新建试院(亦称考棚)、堂室、号舍50余间,为童试场所,该试卷恰恰印证了这段记载。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试卷封面所写“副课”与今意不同。古代书院的招生指标由各书院依办学实力自定,人数从几十到上百不等。除了招取测试成绩优异的“正课生”外,还录取稍差一些的“附课生”,这个附课生也写作“副课生”。

这张童生试卷虽纸质发黄,但几无破损,加之文字清雅可爱、润泽秀丽,令人赏心悦目,极具收藏价值。(王继军)

新闻推荐

一大波辽代大墓精美文物“空降”:快来刷新“契丹印象”

东丹王耶律倍所绘《东丹王出行图》金面具云纹鎏金铜马具带把玻璃杯花瓣形金盏吐尔基山辽墓保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