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球城市升级赛中弯道超车的强劲“后浪”
■ 从省会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再到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完成了阶梯性的历史跨越。站在新的起点,它开始构建时代新坐标——世界城市
■ 东京和上海,以都市圈的模式发展,为中心城市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成都实施东进战略,打造东部新区这座未来之城,重塑产业经济地理,遵循的也是相同的逻辑——-既能解决当前因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的“大城市病”,又能为城市的未来,寻求永续发展的空间
■ 历史上的伦敦,在经历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挑战后,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的发展道路,并仍在不断加以完善。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也印证了这一点:生态价值的转化,实际上会起到引人、聚人的效果,从而影响城市的产业变革
■ 创新发展,纽约是一位好老师。在科技革命深刻改写全球竞争规则、重塑世界创新版图的时代大势之下,一座城市要想永立潮头,必须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在本月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被视为成都创新策源的引力
自全球贸易诞生,“世界城市”(Global City)这一概念便随之而来。1886年,“世界城市”一词第一次出现在记载中,被用于英国利物浦港口——它以其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帮助英国建立起全球贸易的霸主地位。
如今,当代的世界城市是一个新的集群。美国学者萨斯基娅·萨森以伦敦、东京和纽约为例,推广了“世界城市”一词。这些城市,是世界经济的关键地点,是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关键中心。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上海随之崛起,成为世界城市的代表。
他山之石,可以攻成都之“玉”。日前,成都以伦敦、纽约、东京和上海为样本,完成了关于国际大都市规划建设的追踪研究。如果把成都迈向世界城市的目标视为一场“升级赛”,那么,这本国际大都市启示录,就是成都收获的制胜之宝。
升级:定位成都新坐标
成都,曾经只是西部的成都。
因为地处内陆,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临海,不沿边,在外界眼里,成都仍然带着盆地保守的烙印。赵雷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成都》里,她依然是“那座阴雨的小城”。
从省会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再到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完成了阶梯性的历史跨越。站在新的起点,它开始构建时代新坐标——世界城市。
这一目标,基于时代大势的变化。去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将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一方面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这,被认为首次明确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发挥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的作用。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在重塑东西格局的目标下,西部城市迎来新的机遇。其中,重庆、成都、西安被赋予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任务,其中心城市的作用,无疑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城市战略专家冯奎指出,在构建国家纵深战略格局,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时代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完全可以称作中国的“西部第一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并列,成为中国“第四极”。
由此看来,成都要迈向世界城市,肩负着两项使命:一是提高区域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二是汇聚创新发展动能,做强高质量发展的极核。
这两点,正是成都从国际大都市启示录中“取经”的关键之处。
协同:重塑城市发展尺度
是什么造就了一座世界城市?在经济上,世界城市必须提供各种国际经济服务,并容纳若干跨国公司的总部;在社会上,它必须容纳高度的文化、思想和语言的多样性。
在成都对东京、上海等城市的研究中,庞大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为了达到足够的能级,两座城市都选择了“都市圈”的发展模式。
都市圈,首先意味着在空间上足够大。目前学界明确认为,城市越大、劳动分工越细,集约化程度越高、城市发展效益越好。上海就是一个例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举足轻重的一极。总面积6341平方公里的上海,2018年常住人口约2424万人,生产总值3.27万亿。将视线拓宽至整个上海大都市圈,数据就翻了几倍。其总用地面积5.4万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约7070万人,GDP总量达到了10.7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总量的10.9%。
从东京的样本来看,以都市圈的模式发展,为中心城市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6月25日消息,6月25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绪宏通报:继6月19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