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收藏】古书画里潜藏的性情

甘肃工人报 2020-06-23 09:06 大字

(明)佚名《宪宗调禽图》

王建南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说者谓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执笔转腕以结字。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善书者所以亦能善画,是因为王羲之通过悉心观察鹅的转项,体会书写时运腕的诀窍,从而达到“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这个早已成为千古佳话的典故,揭示出古代艺术家善于借鉴动物物象达到艺术创作时所追求的那一份生动意态。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人品评书画时,常常由物及人。从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来看,大规模的书画创作始于魏晋时期,至隋唐达到第一个高峰。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里的山水树木还没有人物高大,到唐代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画中已完全复归自然的本相。经由五代的转承,宋代迎来了山水画另一个高峰期。

宋代宫廷画院出现,山水画成就突出,花鸟画追慕自然,人物画注重传神,至元代,虽有“文人画”的兴盛,然而由于赵孟頫的倡

导与身体力行,宋代职业画家强调写实的传统并没有因朝廷的不重视而荒疏。另一路“文人绘画”自唐代王维肇始,五代董源承接,北宋苏轼倡导,至元代赵孟頫,已由中国传统绘画发展中的一支分流,形成长江、黄河之势,在“元四家”手中如日中天。

明代因循宋元传统而持续演变,明初画坛为“浙派”所把控,至中期,“文人画”再次勃兴,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吴门画派”在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引领下蔚为壮观,已成压倒宫廷绘画之势。然而,职业画家里亦不乏佳作,诸如立轴《宪宗调禽图》描绘的是明宪宗朱见深在御花园中玩鸟的情态。画中两棵梧桐古树,为了突出皇帝的尊贵之身而被画师有意“打压”,虽树形缩小,却也别致。树下,宪宗便帽常服,正在逗弄由一位太监双手托举的鸟笼中的一只黑色小鸟。然此画看点并不在这只小鸟,而是宪宗戴的那顶帽子。据考证,这是一顶由元代帽式演变而来的便帽,颇有“胡服”遗风。

绘画至晚明,苏州的文脉渐渐势弱,而南京则成为“金陵画派”的统摄之下,直至清中期。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承接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进一步完善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明至清,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全面发展,地域画派涌现。而本展以明清书法为主力阵容,从中可以看出明清书家继承宋元帖学而蓬勃发展的态势。

清代中期,“扬州画派”的艺术追求受早年旅居此地的石涛启蒙,以书入画,以画返书,独辟蹊径。本展中有金农《隶书周日章传轴》,通篇取法汉碑,又参以己意,墨色黑重,不见笔锋,有“漆书”之称。清代后期,大量的考古发现,致使金石碑篆大兴,帖学没入穷途,形成了书道中兴的局面,其影响直至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

千百年来,传统中国书画追求的艺术真谛,正是不矫饰、不做作,一切归于本心,抒写真性情。

新闻推荐

旅馆 从西周说起

刘中才我国最早的旅馆称为“驿传”。西周早期,驿传已相当普及,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