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明孝陵石象背上有“鬃毛”?专家:100多年前是“许愿象”

澎湃新闻 2020-06-23 07:58 大字

现代快报讯  明孝陵的石象路,是南京人心目中的“最美600米”。一年四季,明孝陵的神道,都是摄影师们最钟爱的拍摄点。石象路上的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石像生,也是摄影师们钟爱的“模特”,它们或跪或立,已经夹道迎侍600多年。这两天,大个子石象,引起了网友们探究的目光。网友“@坐着聊”通过新老照片对比发现,曾经石象的背上是背着东西的,而现在石象的背是光溜溜的。他发帖求助,石象上背的是什么,怎么没有了?

有照为证,石象背上有“东西”

石象庄严肃穆,尤其是3.47米高的石象,长长的鼻子,隆起的背,让人感觉高大又神秘。△?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石象?路侃供图

△?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石象?路侃供图

“石象的背上,曾经背过东西,有照片为证。”网友“@坐着聊”发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石象路看起来有点荒芜,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低低的草丛。最抢眼的当属一对石象,它们低垂着头,眼睛彼此凝望。它们的背上,矮矮地隆起,从头部一直到尾部,都凸起。“大象背上长毛了,像猛犸!”有网友说。

“@坐着聊”说,老照片是晚清时期的,这说明,石象背上曾经背着东西。“大象背上,可能原来是没有东西的,只是拍照的时候,被人放了碎石,或是其他什么。”

专家揭秘,它们曾是清朝人的“许愿象”

大个子石象背上背的究竟是什么?南京古都学会副秘书长路侃曾经对石象路上的石像生进行过研究。他说,600多年前,这些石像生背上和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样,都是光溜溜的,并没有背东西。“石象重约80吨,放在石象路上,增加了陵墓的威严气势。”

那么,老照片中,大象背上为啥会有东西?“大象背上的是碎石头,可能是人为抛上去的。我们研究发现,石子是从清代开始有的,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石子又渐渐少了。”路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石象?路侃供图

△ 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石象?路侃供图

明孝陵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王韦也认为老照片中,大象背上的是石子。他说,从目前发现的老照片来看,最早出现这种情况是在1865年。“这可能是一种祈愿,一种习俗。如果投中了,石子落在石象背上,就表示祈愿成功。”王韦还发现,外国人也相信这种祈愿的办法,有一张老照片就记录下了这个有趣的场景,“有一个外国人扔完石头,还在张望石头有没有从石象背上掉下来,这个画面正好被拍了下来。”△?清朝发行的石象明信片?路侃供图

△?清朝发行的石象明信片?路侃供图

清朝人许愿独宠这对大个子石象吗?也不全是。“从一些老照片来看,当时人们扔石子,卧象和骆驼上面都有,但是扔的人相对少。因为卧象比较矮,没什么挑战性,骆驼上面还有驼峰,面积太小了,所以人们还是喜欢往那对站着的石象上扔。”

保护有招,晚清曾经建围挡护住它们

石象不仅是清朝人的“许愿象”,甚至还承担着“送子观音”的重任。“因为大象的鼻子和望柱都形似石祖,所以当时的人们会在上面钻下来石粉,带回家给不生孩子的女性服用,这是一种生殖崇拜,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路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去仔细看看,还能看到大象鼻子上坑坑洼洼的。△?石象的鼻子

△?石象的鼻子

石象承担着这么多“重任”,清政府也采取过很多保护措施。“晚清的老照片中,所有的石刻都有围挡,包括翁仲路都有围挡,为了保护它,晚清的时候还立过一块特别告示碑。”时光流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保护方法。600多岁的石像生,现在是人们眼中的网红,人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它。不过,为了让它们继续“长寿”下去,不要去摸它们,更不要攀爬。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张然/文 赵杰/摄

原标题《明孝陵石象背上有“鬃毛”?专家:100多年前是“许愿象”》

新闻推荐

深刻理解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