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公筷习惯养成应注重久久为功

济南日报 2020-06-11 11:14 大字

□谢晓刚

黎青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公筷、分餐再次推向餐饮的最前沿。近日,记者走访30家餐厅调查公筷使用情况,“太麻烦”成食客拒绝使用高频词,专家建议应加强公众认知。(6月10日《北京青年报》)

疫情的发生在悄然中改变了公众的卫生健康观念,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就餐成为人们的共识。各地政府也相继制定政策,推广普及公筷公勺制。然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在一些地方,商家和个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又开始淡化。

对于商家不提供或者懈怠于提供公筷服务,部分城市已出台相关处罚机制,比如近日浙江衢州就针对商家多次未配备公筷公勺,开出了全国首张罚单。然而,对于消费者使用公筷仅仅以倡导、提议为主,这就导致分餐进食、公筷公勺的餐桌文明很难突破消费者个人的陈旧观念。毕竟,同桌合食作为传统饮食习惯已传承了千年,国人似乎已形成了一个共识: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对于长辈的尊重、朋友的关爱才能得以有效传递,彼此感情才能真正增进。

从这次记者调查中便可窥一斑,“太麻烦”成食客拒绝使用公筷的高频词。对于商家来说,尽管有提醒、宣传、督促义务,但在商言商,谁又会强制食客用公筷?须知,习惯最难改变,但凡商家倡导、提示过于频繁,必导致消费者反感,最终选择其他餐厅消费。

因此,公筷习惯养成应注重久久为功,既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分餐制标准,倒逼餐饮企业落实要求,更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公筷、分餐应和“饭前洗手”同样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公筷公勺的重要性,持续营造鼓励分餐的舆论环境,获得社会心理认同,让大家逐渐接受并养成分餐的好习惯,让公筷制真正落地见效。

总之,要让公筷公勺早日“夹”出用餐文明新风尚,就必须在不伤害传统亲情和友情观念的基础上推行好餐桌革命,这既考验我们随机应变、创新推进的水平,又考量着我们社会大力推进文明新风的力度。

新闻推荐

中共隐蔽战线四烈士在台牺牲70周年 后代相聚悼念盼统一

70年前的6月10日,吴石、陈宝仓、朱枫、聂曦在台北马场町刑场从容就义,他们“潜伏”台湾的事迹一度鲜为人知。如今,他们有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