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有芒的麦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种

济宁晚报 2020-06-05 07:11 大字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但如果遇到大风、冰雹等天气,往往会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收割、储藏,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与节气相关的娱乐活动比较少,人们都在忙着抢收庄稼。”民俗专家王娟解释道。

关于芒种,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意思是说在此节气,连女子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在河北某些地方,芒种这天有“嫁树”的习俗: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安苗”则是皖南的农事习俗,在明朝初期就有。大概在芒种时,种完水稻后,人们用新麦面做成瓜果蔬菜、五谷六畜的造型,然后蒸熟,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丰登、顺遂平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今日12时58分迎来“芒种”节气。此时,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

“芒种忙,麦上场。”如农谚所说,每逢芒种节气,田间地头的农活总是会让人们忙成一团。期间,在闲暇时间,也会有“送花神”“嫁树”等有趣的习俗。为了适应愈加炎热的天气,一般饮食习惯也会逐渐偏向清淡。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阳历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为“芒种”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顾名思义就是“芒”和“种”,“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种”是指夏种开始。

“春争日,夏争时”是这个时节的最好写照。从“芒种”到“夏至”节气,开始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尤其是“有芒之谷”的种、管、收。所以“芒种”又称“忙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作《时雨》中就生动描绘出“三夏”的大忙景象。

为何芒种要“送花神”

有趣的是,有资料显示,芒种这天有“送花神”的仪式。民俗专家高巍介绍,旧时民间会在此时为花神饯行,“芒种时节天气炎热,百花开始凋零,这也是表示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万物皆有灵,唐代和宋代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宫廷和民间一道,赏红、护花,迎花神。及至芒种,花期渐过,群芳摇落,古人视为花神退位,为花神举行饯行仪式,感谢她带来的万紫千红,期盼她明年春再回。南朝学者崔灵恩在《三礼义宗》中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在《红楼梦》中,也描写了为花神饯行的活动。文字描写道:“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曹雪芹对芒种的关注还远不止此。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酒、妙玉传帖等经典情节,都发生在芒种时节,宝玉的生日也与芒种有关。这一切,恐怕与他自己的也是芒种日这天出生不无关系。所以在一些红学专家眼中,曹雪芹是贾宝玉的原型,这也许就是证据之一。

作为芒种盛事,饯花的场面一般是充满欢喜的。只是,相比“花朝节”,“饯花神”还是容易让人生出伤感,其中尤以黛玉葬花为盛。“古代老百姓之间也比较流行类似仪式。在老北京城南有‘花神庙’,芒种前后会举行庙会,还会举行一些酬神表演。”高巍表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芒种时节,稻秧嫩绿,麦穗低头,田野焕发勃然生机。在这样一个天下稼穑的物候节令中,因为“饯花神”,而更有了一番诗意。

天气炎热饮食宜清淡

“芒种”之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容易食欲不振。高巍说,这个时候饮食一般会偏清淡。

吃青梅或者青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的功效。

只不过,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与新麦面一样,芒种时一些花也可以做成食物,如槐花等等。高巍介绍说,从古至今,人们都意识到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会有意识地吃一些应季的新鲜水果食材,“‘芒种’的到来有提醒人们注意清补的意思。

“旧时流传的一些说法自有道理。现代社会,人们可能在夏季还照样大鱼大肉地进食,但可能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一部分芒种习俗仍然可供借鉴。”高巍总结道。

(来源:新华)

新闻推荐

坚持预防为主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上接第一版)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