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消费券羊毛”要严防更要严打 □樊树林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场消费与企业生产紧密相连,消费旺,则生产更有信心和方向,产销“两旺”才更有基础。受新冠肺炎冲击,各地政府为民众发放消费券,以期唤醒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刺激民众购买力与消费欲望,带动生产端的回暖。
消费券可以用来购买消费品,但不能兑换成现金。研究表明,消费券对消费的额外拉动作用在10%~40%之间,即发放100元消费券后,能够多带来10~40元的消费。各地为民众发放消费券,确实在经济复苏阶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令人欣喜。
面对火爆的消费券,一些“羊毛党”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利用监管、技术漏洞,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获取利益。近期,在一些微信朋友圈里出现的“消费券套现”就能说明问题:消费者无须到店,只要扫商家朋友圈里的二维码就能完成消费,部分消费券里的金额还可以返还消费者,商家也从中牟利。“羊毛党”还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实现“囤券”:有人写程序、开外挂抢券;有人通过虚拟IP地址或虚拟定位,绕开消费券领取的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组团抢……
各地为民众发放消费券,目的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羊毛党”的这番操作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羊毛党”大量囤券,而普通市民一券难求,正是民众的无奈诉求。
针对“薅消费券羊毛”这种行为,一些地方已开始关注。郑州为规范社会消费券发放使用,下发《关于规范使用社会消费券有关事项的通告》,严禁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信息渠道,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该市还会同第三方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监测异常交易,涉嫌违法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等。
填补监管漏洞,保证“券”尽其用,让消费券政策善意得到彰显。一方面,相关部门可通过微信、微博、报纸等媒介,对消费券的使用规范广泛宣传,让更多人知晓消费券的作用,自觉杜绝消费券套现;另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完善消费券发行制度设计,制定识别策略,进行线上适时打标和拦截,并设置营销活动和处罚流程,加强大数据分析,尽量避免以虚假交易套取消费券的行为;第三,加强对消费券申领人员和发放商家的信用监管,司法机关应对套现获利较大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在付出信用成本的同时付出法律代价。
新闻推荐
2020年5月17日7时至5月18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